医脉通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1997年,胃肠功能紊乱国际基金会指定4月为IBS宣传月,以向患有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者宣传疾病知识。医脉通整理了近年来有关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研究进展
IBS是一种常见的、发病机制复杂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目前尚无能够完全控制该疾病的方法。最新出版的罗马W功能性胃肠病诊疗指南也强调了结合患者个人的情况,如诱因、临床特征、伴随心理疾病及菌群变化特征,给予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必要性。随着规范化诊断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及个体化治疗的实施,今后可以更好地控制这种疾病,减少不必要的就诊和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详情
2.图表|最新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
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组以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于IBS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我国学者对于IBS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不断深入,获得了不少国人的资料。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的研究资料和国际最新的共识意见,对我国IBS共识意见进行更新。本共识意见分为定义与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4个部分,共28条。》》》详情
3.IBS-D症状在诊断中易被忽视
4.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断现状如何?
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障碍,以腹痛和肠功能改变症状为特征。高达75%的IBS个体未被确诊。近期,发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确诊和未确出的腹泻型IBS个体的症状、医疗利用和治疗进行比较。》》》详情
5.肠易激综合征中的脑肠独立通路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一项研究报告中说,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中可能存在独立的脑-肠和肠-脑通路。》》》详情
6.通过肠道微生物标记看IBS严重程度
研究人员发现了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标记。相关内容在线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上。》》》详情
7.从罗马Ⅳ标准分析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现状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基于近年来IBS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研究与最近刚发表的2016年罗马Ⅳ标准中的诊治进展,现就IBS的药物治疗现状做一分析。IBS的发病机制由多因素参与,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从外周治疗(针对肠腔)到中枢治疗(抗抑郁剂等),并辅助
8.又一改善IBS-C
美国一家制造商在两项3期临床试验第一项中宣布Plecanatide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痛和便秘。FDA目前正在审查plecanatide用于治疗慢性特发性便秘。》》》详情
9. 药参考|
两种利那洛肽结肠缓释剂型表现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痛缓解的改善,而其中一种还在2b期阶段试验中显示了对排便习惯的改善。根据一项新闻稿,这些结果支持对一种治疗IBS-C的制剂,以及另一种在与腹痛有关但与便秘无关的胃肠道指征中对肠道功能无影响的制剂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详情
10.Eluxadoline治疗腹泻型IBS的安全性如何?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胃肠道障碍,约影响5-15%的人群。Eluxadoline是一种混合μ-和κ-受体激动剂以及δ-受体拮抗剂的药物,近期分别被FDA和CHMP批准用于IBS-D的治疗。》》》详情
11.低FODMAP饮食改善IBS-D症状
根据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遵循低FODMAP饮食或传统IBS饮食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有一半获得症状缓解。相关内容在线发表于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详情
12.对IBS患者的饮食该作何指导?
有研究发现:改良低FODMAP黑麦面包可改善IBS患者的症状。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患病率高,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多数IBS患者存在餐后症状加重,对部分食物不耐受的情况。因此做好IBS患者的饮食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详情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