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CDS | 潘琦教授专访:破解“代谢紊乱与细胞衰老”恶性循环,4大策略助力延缓衰老
2025-11-23
2025年11月19-22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七次学术会议在古城西安圆满召开。本次大会以《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为核心指引,紧扣“智慧引领、协同创新、规范管理,赋能基层”的主题,聚焦糖尿病领域前沿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经验,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大会学术内容涵盖糖尿病及并发症相关的基础、临床、预防、管理等各个方面,为全国同道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在本次大会上,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潘琦教授以“生活方式干预调整代谢延缓衰老”为题发表了精彩学术报告。会后,医脉通荣幸邀请到潘琦教授参加专访,围绕衰老本质、代谢影响及干预方法展开深度分享。
医脉通:在2025CDS大会中,您受邀以《生活方式干预调整代谢延缓衰老》为题发表了精彩的学术讲座。能否请您分享一下,生活方式干预调整代谢延缓衰老的机制是?
生活方式干预从多维度调节代谢,打破“代谢紊乱-细胞衰老”循环,实现延缓衰老,具体机制如下:
医脉通:生活方式干预在调整代谢、延缓衰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您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具体方面着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才能更有效地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呢?您能否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基于当前科学研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调整代谢、延缓衰老,需从以下四个核心方面系统着手:
在饮食管理方面,关键在于采纳并长期坚持一种科学的饮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或DASH饮食。具体而言,应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坚果及鱼类的摄入,并实践限时进食策略,将每日进食窗口控制在8-10小时内。这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调节昼夜节律。同时,需注重摄入富含多酚(如浆果、绿茶)、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及端粒保护营养素(如叶酸、B12)的食物,以对抗炎症、氧化应激和细胞老化。
在运动促进方面,采取组合式运动策略效果最为显著。建议将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抗阻训练(如深蹲、举重)与高强度间歇训练相结合,并力争达到每周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量。这对于维持肌肉质量、提升心肺功能和新陈代谢率至关重要。此外,必须有意识地减少久坐时间,每隔一小时进行短暂活动,以抵消静态行为对代谢的负面影响。
在睡眠优化方面,不仅要保证每晚7-9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长,更要致力于提升睡眠质量。为此,应创造黑暗、安静且凉爽的睡眠环境,并在睡前避免接触蓝光、咖啡因和酒精。若存在打鼾严重、日间困倦等迹象,应主动筛查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等障碍,因为高质量的睡眠对于激素平衡、身体修复及认知健康不可或缺。
在压力调控方面,持续的压力管理是延缓衰老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每日进行冥想、正念呼吸或瑜伽等放松训练来有效降低压力激素水平。同时,积极培养个人爱好和构建稳固的社会支持网络,能为心理提供缓冲,减轻慢性压力对身心的累积性损伤,从而在整体上创造一个不利于衰老发生的内部环境。
核心原则在于长期坚持与个性化选择。将上述干预措施转化为可持续的生活习惯,是收获健康衰老益处的根本。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