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CDS | 潘琦教授专访:破解“代谢紊乱与细胞衰老”恶性循环,4大策略助力延缓衰老
2025-11-23
图片

2025年11月19-22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七次学术会议在古城西安圆满召开。本次大会以《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为核心指引,紧扣“智慧引领、协同创新、规范管理,赋能基层”的主题,聚焦糖尿病领域前沿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经验,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大会学术内容涵盖糖尿病及并发症相关的基础、临床、预防、管理等各个方面,为全国同道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在本次大会上,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潘琦教授以“生活方式干预调整代谢延缓衰老”为题发表了精彩学术报告。会后,医脉通荣幸邀请到潘琦教授参加专访,围绕衰老本质、代谢影响及干预方法展开深度分享


图片


医脉通:在2025CDS大会中,您受邀以《生活方式干预调整代谢延缓衰老》为题发表了精彩的学术讲座。能否请您分享一下,生活方式干预调整代谢延缓衰老的机制是?

图片

潘琦教授


生活方式干预从多维度调节代谢,打破“代谢紊乱-细胞衰老”循环,实现延缓衰老,具体机制如下:


  • 饮食干预通过优化营养与代谢节律改善代谢、修复细胞。控制高糖高脂高钠摄入,减少肝脏负担与脂肪沉积,预防相关疾病;增加优质蛋白与膳食纤维,稳定血糖、预防肌减症。同时,抗氧化与抗炎成分可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限时进食激活细胞自噬,营养素还能保护端粒、激活长寿基因。


  • 运动干预通过调节能量消耗与内分泌提升代谢适应性。有氧运动增强线粒体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抗阻运动增加肌肉量。运动还能抑制炎症、保护血管,促进合成代谢激素分泌,改善认知、减少皮质醇负面影响。


  • 睡眠干预通过调控节律与激素维持代谢稳态。深睡眠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升糖激素,避免血糖异常;睡眠紊乱则打乱代谢节律。深睡眠还能清除大脑有害物质、修复 DNA,睡眠不足会加剧炎症与代谢问题。


  • 减压干预阻断应激对代谢与细胞的损伤。减压措施降低皮质醇,避免血糖升高与脂肪堆积,保护血管;还能提升端粒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改善神经认知、延缓大脑衰老。


医脉通:生活方式干预在调整代谢、延缓衰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您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具体方面着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才能更有效地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呢?您能否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图片

潘琦教授


基于当前科学研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调整代谢、延缓衰老,需从以下四个核心方面系统着手:


  • 在饮食管理方面,关键在于采纳并长期坚持一种科学的饮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或DASH饮食。具体而言,应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坚果及鱼类的摄入,并实践限时进食策略,将每日进食窗口控制在8-10小时内。这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调节昼夜节律。同时,需注重摄入富含多酚(如浆果、绿茶)、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及端粒保护营养素(如叶酸、B12)的食物,以对抗炎症、氧化应激和细胞老化。


  • 在运动促进方面,采取组合式运动策略效果最为显著。建议将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抗阻训练(如深蹲、举重)与高强度间歇训练相结合,并力争达到每周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量。这对于维持肌肉质量、提升心肺功能和新陈代谢率至关重要。此外,必须有意识地减少久坐时间,每隔一小时进行短暂活动,以抵消静态行为对代谢的负面影响。


  • 在睡眠优化方面,不仅要保证每晚7-9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长,更要致力于提升睡眠质量。为此,应创造黑暗、安静且凉爽的睡眠环境,并在睡前避免接触蓝光、咖啡因和酒精。若存在打鼾严重、日间困倦等迹象,应主动筛查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等障碍,因为高质量的睡眠对于激素平衡、身体修复及认知健康不可或缺。


  • 在压力调控方面,持续的压力管理是延缓衰老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每日进行冥想、正念呼吸或瑜伽等放松训练来有效降低压力激素水平。同时,积极培养个人爱好和构建稳固的社会支持网络,能为心理提供缓冲,减轻慢性压力对身心的累积性损伤,从而在整体上创造一个不利于衰老发生的内部环境。


核心原则在于长期坚持与个性化选择。将上述干预措施转化为可持续的生活习惯,是收获健康衰老益处的根本。


专家简介

图片

潘琦 教授


  •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

  • 四大慢病重大专项科研项目首席专家

  •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全国委员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监测与治疗技术学组副组长

  • 中国老年保健研究会老年骨质疏松分会秘书长

  •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副组长

  • 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10项,参与多项国家重大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行业基金等项目

  • 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

  • 《Diabetes Care中文版》《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全科医学杂志》《医学前沿》《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心血管病杂志》编委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图片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