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整理报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有关脑膜癌病诊治的共识。但随着脑膜癌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制定脑膜癌病诊断与治疗共识很有必要。11月18日,在第七届神经内科医师大会“神经感染与免疫性疾病分会场”上,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何俊瑛教授带来题为“脑膜癌病诊断及治疗共识讨论稿”的精彩报告。
概述
1. 定义
脑膜癌病(MC)又称癌性脑膜炎,是指恶性肿瘤弥漫性或多灶性脑膜(包括硬脑膜、蛛网膜及软膜)和脊膜播散或侵润,而颅内并无占位性实质病变,为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癌症患者晚期阶段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2. WHO全球癌症报告2018
➤ 全球约有1810万新发癌症病例,960万癌症死亡病例
➤ 预计全球癌症发病率48.4%和癌症死亡率57.3%都发生在亚洲
➤ 全球范围内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是肺癌,女性是乳腺癌
➤ 在中国,男性和女性死亡率最高的都是肺癌
3.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
➤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
➤ 20%-65%的肺癌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脑转移,是脑转移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
➤ 在非小细胞癌中,肺腺癌、磷癌及大细胞癌发生脑转移的风险分别为11%、6%及12%;小细胞肺癌首次就诊时脑转移发生率为10%,诊疗过程中为40%-50%,存活2年以上的患者脑转移达60%-80%
➤ 脑转移性肿瘤包括脑实质转移和脑膜转移,脑膜转移较脑实质转移少见,但预后更差
4. 脑膜癌诊断与治疗共识的必要性
➤ 脑膜癌病发病率逐年增高
➤ 脑膜癌病属于神经内科疾病,认识不足
➤ 随着检测手段的增多,目前国内脑膜癌病诊断标准不全面,不规范
➤ 肺转移诊治专家共识对于脑膜癌病的叙述片面
脑膜癌病的诊断
1. 目前国内诊断脑膜癌病的标准
① 有明确的癌症病史
② 临床上有新近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③ 典型的CT、MRI影像学表现
④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阳性
凡具备①②项加上③或④项即可确诊。如果患者有原发肿瘤存在,且有单独明确的影像学表现,即使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阴性也可诊断为MC。
2. 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

3. 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
➤ 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易误诊
➤ 肿瘤细胞可侵润神经系统各个领域
➤ 起病隐匿,也可突然发病
➤ 颅压增高为其主要特点
➤ 积极寻找原发灶,10%-30%的患者找不到原发灶
4. 脑膜癌病诊断金标准:脑脊液细胞学
脑脊液细胞学是脑膜癌病诊断的“金标准”;敏感性为75%-90%,特异性为100%;重复3次送检检出率>90%。
5. 脑膜癌病的影像学

6. 二代测序应用于脑脊液ctDNA临床检测(循环肿瘤)
➤ ctDNA无创肿瘤突变检测
➤ ctDNA肿瘤动态监测
➤ ctDNA肿瘤早期辅助诊断
鉴于非肿瘤性疾病及良性肿瘤不会产生循环肿瘤DNA(ctDNA),脑脊液ctDNA的检测有助于补充脑膜癌病的诊断。
脑膜癌病的诊断流程
1. 脑膜癌病诊断流程

2. 脑膜癌病诊断标准


脑膜癌病的治疗
1. 治疗原则

2. 治疗目的
➤ 减轻神经症状
➤ 延长生存期
➤ 改善生活治疗
➤ 带癌生存、从容离世
3. 治疗反应评估
➤ 标准化神经检查
➤ CSF细胞学(在所有癌症中)
➤ 流式细胞术(在血液学癌症中)
➤ 头颅增强MR检查
4. 鞘内化疗

5.靶向治疗

6. 并发症的治疗
(1)脑积水

(2)脑血管病

(3)骨髓抑制和全身衰竭

小结
➤ 随着脑膜癌病发病率升高及认识不足,共识的制定势在必行
➤ 脑脊液细胞学是传统诊断的金标准,脑脊液ctDNA是分子诊断水平的金标准
➤ 靶向治疗基于分子分型,是今后治疗的趋势
➤ 中西医综合治疗及心理干预对提高生存期非常重要
➤ 与癌共舞,带瘤生存是我们医患共同努力的方向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