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这个病例,细说前庭性偏头痛
2018-11-12 来源:“神经科学”公众号

今天我们谈谈前庭性偏头痛。常见、陌生、熟悉、视而不见、诊断泛化,是今天主角的关键词。


病例概述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


女性患者,60岁,以“发作性眩晕4年,再发5小时”主诉入院。患者每次眩晕持续数小时,眩晕发作时不能继续日常生活,无畏光畏声,无视觉先兆,发作时有时伴有头痛,有时不伴头痛,其中伴有偏头痛2次,休息后减轻。4年来共发作6-8次。


既往有头痛病史20年,其中有一部分偏头痛性质:一侧搏动性头痛,持续半天至一天,伴恶心呕吐,头痛评分4-5分,无视觉先兆、无畏光畏声,每年1-2次;另外一种紧张型头痛性质:全头部、颞部胀痛,伴恶心呕吐,无视觉先兆、无畏光畏声,头痛评分4-5分,持续时间2天左右;每年发作1-2次。


磁共振显示多发腔梗,脑电图正常;右心声学造影提示卵圆孔未闭;这样的病例诊断前庭性偏头痛(VM)可以吗?一起分析吧!


细说前庭性偏头痛


江河归海,皆出一源。先列出VM诊断标准的源头。2012年,国际Barany协会和国际头痛协会共同制定和发表了统一的概念“前庭性偏头痛”及其诊断标准,2013年,此疾病被编入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测试版的附录中,成为国内、外神经科和耳鼻咽喉科眩晕诊治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国内有泛化趋势。



图1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国际头痛协会和Barany协会2012年)


1. 什么是前庭症状?


前庭疾病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 of Vestibular Disorders, ICVD)的前庭症状包括:


➤ 自发性眩晕:内在眩晕(自身运动的错觉)和外在眩晕(视觉环境运动的错觉);

➤ 位置性眩晕:发生在头位相对于重力变化之后;

➤ 视觉诱发性眩晕:由运动性视觉刺激诱发;

➤ 头动诱发性眩晕:发生于头动间期;

➤ 头动诱发性头晕伴恶心(这里所指的头晕是空间定向障碍感,不包括其他形式的头晕)


2. 怎样判断中度和重度前庭症状?


中度指的是前庭症状使患者的日常受到了干扰但不影响日常活动,重度指前庭症状导致患者不能继续日常活动。


3. 发作时间的怎样界定?


5分钟至72小时。大家还记得前庭性偏头通的发作时间所占的比例吗?数分钟占30%,数小时占30%,数天占30%,还有数秒的占10%,那这个数秒怎么计算呢?这里也有一个量化:反复短暂发作的总时间累计。


4. 偏头痛分类


说完了前庭症状,我们再说说偏头痛,先看看国际头痛学会第三版分类。


图2 国际头痛分类(ICHD-3)


大家看看偏头痛的分类,VM的偏头痛只包括国际头痛分类的1.1及1.2,无先兆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在偏头痛的先兆的诊断中包括视觉先兆,感觉先兆,语言和运动先兆,在前庭性偏头通中的先兆特指视觉先兆。


➤ 视觉先兆:视野中心的齿轮样图像并向左或向右扩散,边缘散光成交突出,一流完全或不同的暗点,通常持续5-20分钟,一般很少超过60分钟。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不能用其他前庭疾病和ICHD解释的,也就是说前庭性偏头痛是一个功能性疾病,必须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前庭疾病、头痛疾病等,比如枕叶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5. 偏头痛的诊断流程


图3 偏头痛诊断流程图


6. 头痛的红色预警


头痛进行辅助检查的指征(头痛的红色预警):


➤ 成年人尤其是50岁以后的新发头痛

➤ 有高凝风险的患者出现头痛

➤ 有肿瘤或艾滋病患者出现的新发头痛

➤ 突然发生的、迅速达到高峰的剧烈头痛(霹雳样头痛)

➤ 体位改变相关的头痛

➤ 伴有发热

➤ 伴有视乳头水肿、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出典型的视觉、感觉先兆外)或认知障碍

➤ 疼痛性质改变的


有以上情况的考虑偏头痛要慎重,首先要考虑器质性疾病。


病例分析


我们回到这个病例分析。


图4 病例分析


经过分析这个一眼看似肯定的前庭性偏头痛,是一个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总之,规范化的前庭性偏头痛诊断不仅对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也能有效减少泛化诊断或诊断不足的弊端。


作者:陈丽;来源:“神经科学”公众号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