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等组织了相关领域的多学《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作为临床医师有效、安全地应用rhIL-11 的重要参考。 》
科专家学者制定了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
对于CIT 的治疗通常采取调整化疗方案、输注血小板和/或给予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当患者存在明显的出血倾向时,需要输注血小板治疗;而患者虽未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但PLT 很低(≤10×109/L),存在较大的出血风险,或者PLT 较低(≤20×109/L) 伴发热时,需要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除了rhIL-11 外,还有
1.CIT的有指征治疗
目前认为化疗后6~24h 即可开始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rhIL-11推荐剂量为50 μg/kg,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7~14天,直至血小板计数≥100×109/L,或至血小板绝对值较基线提高50×109 /L 时停药。在下一个周期化疗开始前2 天和化疗中不得应用rhIL-11。治疗流程见图1。
2.CIT的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用药的目的为预防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或保证化疗能够按照预定计划顺利进行。
一般认为CIT 出血的高风险因素包括:
(1)既往有出血史;
(2)化疗前PLT <75×109/L;
(3)接受含铂类、
(4)肿瘤细胞骨髓浸润所造成的血小板减少;
(5) 体能状态ECOG 评分≥2 分;
(6)既往接受过放疗,特别是长骨、扁骨(如骨盆、胸骨等)接受过放疗。
如果患者既往化疗后发生Ⅲ/Ⅳ级血小板减少、本周期化疗结束后有血小板下降趋势,存在出血高风险因素,推荐化疗后6~24 h 开始预防性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如果患者无出血高风险因素,推荐在PLT <75×109/L 时开始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至化疗抑制作用消失,且PLT≥100×109/L时停药。rhIL-11 推荐剂量为50μg/kg,皮下注射,每天1 次;但是在下一个周期化疗开始前2 天和化疗中不得应用rhIL-11。
1.有指征治疗
白血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有指征治疗治疗流程参见图2。
2.白血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一级预防
白血病患者出血的高风险因素,包括:
(1) 疾病恶性程度高;
(2) 既往有出血史;
(3) 接受高剂量阿糖胞苷、
(4) 体能状态ECOG 评分≥2分;
(5)合并感染。
对于接受高出血风险化疗方案的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 学组制定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中,推荐rhIL-11 用于AA的促造血治疗。rhIL-11推荐用法:50μg/kg,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12周,或至PLT≥100×109/L 时停药。
原发
《成人
原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制定的《临床路径释义—血液内科分册(2016年版)》推荐rhIL-11用于ITP 的急症治疗。一般认为,此类药物起效快(1~2周),但停药后疗效一般不能维持,需要进行个体化的维持治疗。
临床研究证实,rhIL-11 治疗慢性难治性ITP 均能够有效地升高血小板计数,减轻出血情况和改善临床症状。rhIL-11给药方法:50μg/kg,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14天;或至PLT≥200×109/L时停药。
应用rhIL-11需特别关注的不良反应防治建议
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应用蒽环类药物等患者,应用rhIL-11之前须行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