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丨50%复发困局如何破?R/R B-ALL CAR-T后是否需要桥接allo-HSCT?
2025-04-16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4.16.png


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患者预后通常较差,CAR-T细胞疗法的出现显著提高了此类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然而,远期疗效有待提高。CAR-T治疗后桥接allo-HSCT可能是进一步改善R/R B-ALL患者预后的一种有效治疗策略。


那么,R/R B-ALL CAR-T治疗后需要桥接allo-HSCT吗?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EBMT)年会于2025年3月30日至4月2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百家争鸣”栏目第三期在EBMT会议上特别邀请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启发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姜尔烈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隗佳教授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马军教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关于CAR-T细胞疗法与allo-HSCT在复发难治性B-ALL治疗中的联合应用,目前学界尚未达成共识。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AR-T产品纳基奥仑赛已获准用于成人复发难治性B-ALL的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针对高危患者群体,采用CAR-T疗法后桥接allo-HSCT的治疗策略,可使约50%的患者获得临床治愈。


为进一步优化治疗策略,我们需要开展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深入探讨CAR-T与allo-HSCT的最佳联合应用模式,使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甚至达到临床治愈。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能够为这一重要课题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黄河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在临床实践中,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前提条件是患者需达到完全缓解(CR),然而,对于难治复发性ALL患者而言,这一目标往往难以实现。CD19 CAR-T疗法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其能够使92%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然而,CAR-T治疗后仍面临高达50%的复发率,这一国际性挑战至今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在这一领域,中国学者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能力。我们团队2020年在JHO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针对难治复发性ALL患者,在CD19 CAR-T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的基础上,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最初发表时提供了2年的随访数据。在本次EBMT会议上,我们带来了长达5年的长期随访结果。数据显示,CAR-T治疗后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2年复发率从67%显著下降至17%,5年生存率超过60%。这一成果对于原本已无其他治疗选择的患者而言,无疑是重大突破。基于我们的研究数据,建议对于B-ALL患者,在CAR-T治疗后达到微小残留病(MRD)阴性时,应桥接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



刘启发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遗憾的是,在本次EBMT会议上,关于CAR-T疗法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如何实现有效联合,以及未来治疗策略中二者主次关系的探讨相对有限,尤其是在难治复发性血液肿瘤领域,相关议题的深度尚显不足。这或许与欧洲在CAR-T治疗领域的实践经验相较于中国略显匮乏有关。


CAR-T作为一种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治疗手段,在难治复发性ALL的治疗中确实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单纯依赖CAR-T治疗可能难以实现长期缓解。基于现有临床实践与研究数据,CAR-T序贯HSCT的治疗策略,或许能够为难治复发性ALL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选择。



姜尔烈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当前,CAR-T治疗技术仍处于不断优化与发展的进程中。尽管现有临床数据表明,难治复发B-ALL患者在接受CAR-T治疗后能够获得有效的缓解,并实现微小残留病变(MRD)的清除,但大多数患者在CAR-T治疗后的三个月内,其CAR-T细胞的扩增能力会显著下降,进而导致疾病复发。因此,从现有技术层面来看,allo-HSCT作为桥接治疗手段,仍然不可或缺。


在本次EBMT会议上,CAR-T分会场的研究进展成为焦点。众多专家学者围绕CAR-T细胞在体内长期有效扩增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分享和探讨,相关研究成果令人瞩目。展望未来,若能实现CAR-T细胞在患者体内的持久扩增,allo-HSCT或许将不再是此类患者的必须选择。



隗佳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在复发难治性B-ALL的治疗领域,allo-HSCT仍然被视为潜在的根治性治疗手段。近年来,以CD19 CAR-T疗法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allo-HSCT治疗前后均展现出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个人的观点为,对于大多数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在完成CAR-T治疗后,符合移植条件患者需要进行allo-HSCT。在此治疗框架中,CAR-T疗法主要发挥桥接治疗的作用。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治疗手段相比,CAR-T疗法能够使患者获得更深的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缓解,为后续allo-HSCT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B-ALL患者中,约有15%-20%的患者即使未接受allo-HSCT,仍能实现长期生存。这可能与患者T细胞功能状态及CAR-T细胞在体内的存续时间密切相关。这提示我们,未来我们也可能需要对B-ALL患者进行分层治疗:对于通过CD19 CAR-T治疗即可获得持续缓解的患者,可考虑不做allo-HSCT;而对于大多数患者,仍需在实现MRD清除后,尽早进行allo-HSCT,以最大化患者的长期生存获益。


1.png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