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教授专访│EB病毒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并非想象中那般“恐惧”
2017-08-19 来源:医脉通

导读:今日(8月19日)由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天津市抗衰老学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美淋巴血液肿瘤诊治中心和《中国肿瘤临床》与《Cancer Biology & Medicine》杂志社共同承办的“2017天津 "How I Treat" 和淋巴瘤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天津凯越酒店隆重召开。

 

会议期间,医脉通有幸采访到北京肿瘤医院的朱军教授。针对EB病毒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当前治疗现状,朱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治疗体会。详情如下:

 


医脉通:在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中,EB病毒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EBV-LPD)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在2个月内死亡。请您谈一下,治疗这类疾病时有哪些关键点?

 

朱军教授:实际上,EBV在全球多个国家包括中国的感染率均较高,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无论是受者还是供者,EBV感染都是难以避免的问题。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诊断和治疗的经验和体会,这类疾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惧。最为关键的是,近年来这类疾病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这就为移植后EBV感染以及EBV-LPD相关诊治进展提供了基础,特别是急性期的处理已经有了成熟的常规方法。因此,我认为大家不必过多担忧或顾虑。另外,特异性的细胞治疗也是方法之一,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加规范地应用,进而更有效的治疗这类疾病。

 

医脉通:近年来,这类疾病取得了哪些大的进展?

 

朱军教授:我觉得在这个疾病的研究当中,最大的进展就是大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家对这方面的警惕性越来越强。所以,通过不断地交流和学习,对这类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认识愈加深刻,治疗规范或治疗共识也越来越多,这就为这类疾病的控制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医脉通:之前国内研究发现,输注淋巴细胞可使EBV-LPD患者获得临床症状的明显缓解。您如何看待细胞疗法在这类疾病的治疗前景?

 

朱军教授:总体而言,细胞治疗不仅仅针对病毒感染包括EBV相关问题,实际上它更多地针对于目前的肿瘤治疗,如血液肿瘤和淋巴肿瘤的等。对于很多疾病而言,我认为细胞疗法将来会取得大的进步和突破。另外,期待未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冷静科学地应用细胞疗法,进而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