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苏教授专访:难治性高血压治疗,长路漫漫
2014-09-23 来源:医脉通

2014年中国高血压年会暨第16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上,医脉通有幸采访到了大会主席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吴兆苏教授。吴教授就难治性高血压的现状、诊疗对策和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



医脉通:吴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医脉通的专访。目前我国难治性高血压的现状是什么?


吴兆苏教授:高血压专家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难治性高血压是目前临床上的一个难点。在所有高血压患者中难治性高血压所占的比例大约是8%-10%。这些患者即使联合使用三种降压药物,其中包含一种利尿剂,血压还是控制的不理想。如果这种情况持续3个月以上,就称为难治性高血压。这之中还包括一些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这类人群的治疗会相对更困难一些,需要明确原发病因,比如说醛固酮分泌增多、嗜铬细胞瘤等等。


治疗上还是以药物为主,但也有非药物治疗。比如说,肥胖患者可以减肥,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可以手术治疗等。前几年研究热情比较高的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其目的也是为了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不过后来认为这种方法的科学性不够。但是这不代表这个问题就不能再继续探讨了,科学是允许走弯路的。


医脉通:难治性高血压之所以难治,原因有哪些?在我国,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吴兆苏教授: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和人种的关系不大。但是有的人种,比如说黑人,和他们体内的肾素水平有一定关系。就我的观点而言,我认为难治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还是血管硬化。血管内的纤维蛋白等物质会引起血管老化,失去弹性。这是人类自然衰老的一个过程。目前来说,人类还无法违抗自然的力量。我们只能通过使用药物来控制血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会影响肾功能。肾功能恶化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医脉通:临床中针对难治性高血压,我们的对策是什么?


吴兆苏教授:目前来说,都是对症治疗。


医脉通:在难治性高血压的研究方面,您认为我们的方向在哪里?


吴兆苏教授:一个是手术途径,除了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之外,现在还有颈动脉窦消融,但是效果都不明确。另外一个就是继续寻找有效药物。现在看来肾素阻断剂的效果不是太理想,比如说阿利吉仑。利尿剂的应用前景可能是比较广阔的。虽然利尿剂有其副作用,像尿酸的问题、糖尿病的问题,还有代谢综合征的副作用,但是其降压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因此,现在有很多药厂推出了RAS阻断剂/利尿剂的复方制剂,让这两种药物的优势互补,劣势互抵,发挥“1+1>2”的作用。单片复方制剂简化了服药过程,效果也好,是目前各大药厂争相发展的一块领域。


还有一个是“polypill”(多效片)的概念,就是把治疗几种疾病的药物都放在一片药当中。但是还是有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的。当然这个概念很好,只是剂量没法控制和调控。


医脉通: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


更多精彩内容>>>2014年中国高血压年会专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