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在北京大学心血管转化医学论坛2013会议上,医脉通的编辑有幸采访到了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李建军教授,李教授就他汀药物适用人群及安全性评价等问题给予了解答,详见下文:

图 李建军教授在接受医脉通的采访
医脉通:李教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医脉通的采访!他汀类是目前降低LDL-C 的强效药物,因而成为临床上降脂治疗的首选。那么,哪些人群应服用他汀降低LDL-C?
李建军教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血脂水平是非常相关的,这个机制的发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汀的问世,因为他汀问世更进一步明确了胆固醇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因为用了他汀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就明显降低了。由于这种明显的效果,大家就自认而然地想到把他汀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实际上他汀的应用范围已经由一级预防扩展到二级预防。所谓二级预防是得了心血管疾病以后,服用他汀来减少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是指这部分人群还没有任何心血管疾病,服用他汀有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两类人群应该都适合服用他汀。但是一级预防由于成本太高,筛查一些患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比较高的人群来服用他汀,但是临床上还没有大范围的推广,一级预防的效果还是肯定的,但是怎么来用,哪些人群(高龄、血压偏高或肥胖者)来用还需要继续探索。
医脉通:对于稳定性心血管病患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等这些极高危患者的基线LDL-C<70 mg/dl,还需要他汀治疗吗?
李建军教授:首先,基线LDL-C<70 mg/dl是一个提示,就是小于以下没有界限,并没有说小于70-30mg/dl,说明是70mg/dl是一个靶标,至于再降到什么程度还需要继续探索。
第二,我们要把LDL-C水平维持在70mg/dl以下,是要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因为停药以后LDL-C水平就会上升,所以,达标后仍要继续用药。
医脉通:他汀类药物的问世堪称心血管药物治疗学中的里程碑,但近年来,不良反应的争议声也接连不断。请问,如何进行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李建军教授:首先,他汀类药物是相对安全的,在某种程度上比
医脉通:谢谢李教授的解答!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