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房颤患者,制定最佳抗栓治疗策略仍是一个临床挑战。2019年公布的AUGUSTUS研究主要结果显示,近期发生ACS或接受PCI的房颤患者,应用安慰剂的出血风险要少于
阿司匹林与安慰剂的缺血事件获益和出血风险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否存在一个达到平衡的时间点呢?美国中部时间3月29日,ACC.20/WCC Virtual上公布了AUGUSTUS研究的一项事后分析结果,对于需要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在ACS/PCI后紧急启用阿司匹林并持续应用约30
研究设计
AUGUSTUS研究将4614例近期发生ACS或接受PCI的房颤患者在使用一种P2Y₁₂受体抑制剂的基础上,随机盲法分配到阿司匹林组或安慰剂组,同时开放标签随机接受
图1 AUGUSTUS研究设计
多数患者在随机分组前已接受阿司匹林紧急治疗,随机入组的中位时间为ACS或PCI后6天。在事后分析中,研究者比较了阿司匹林组和安慰剂组患者随机后30天之内和随机后30天-6个月的ISTH大出血KM生存率,以及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明确或疑似支架内血栓形成或卒中的复合终点KM生存率。
研究结果
共纳入4614例患者,中位年龄为71岁,患者有出血和缺血事件高风险,中位HAS-BLED评分为3分,中位CHA2DS2-VASc评分为4分。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占37%,接受药物治疗的ACS患者占24%,择期PCI患者占39%。93%的患者服用了P2Y₁₂受体抑制剂
从随机分组至30天,阿司匹林组大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11%,安慰剂组为1.14 %(绝对差异0.97 %,95%CI 0.23 ~ 1.70);阿司匹林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支架血栓形成或卒中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66%,安慰剂组为2.57%(绝对差异-0.91 %,95%CI -1.74 ~ 0.08)。
随机后30天至6个月,阿司匹林组大出血事件发生率为3.71%,安慰剂组为2.45%(绝对差异1.25%,95 % CI 0.23 ~ 2.27);阿司匹林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支架血栓形成或卒中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82%,安慰剂组为3.99%(绝对差异-0.17 %,95%CI -1.33 ~ -0.98)。
研究表明,近期ACS/PCI的房颤患者,在联合应用一种P2Y₁₂受体抑制剂和口服抗凝剂的基础上,紧急启用阿司匹林并持续用药30天,可在减少严重缺血事件和增加出血事件之间达到平衡。在30天之后,阿司匹林会增加出血风险,却未进一步降低缺血性事件风险。即使在P2Y₁₂受体抑制剂和口服抗凝剂的背景下,阿司匹林也可减少重要的缺血事件,尤其是在ACS/PCI后即刻。总之,对于需要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在ACS/PCI后紧急启用阿司匹林并持续应用约30天可取得最大的临床净获益。
文献索引:John H. Alexander , Daniel Wojdyla, Amit N. Vora, et al. The Risk / Benefit Tradeoff of Antithrombot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Early and Late After 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sights from AUGUSTUS. Circulation. Published 29 Mar 2020.
会议专题链接:第69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 202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