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SCO·华章 | 大咖视角!彭智教授解读GC/GEJC重磅前沿进展
2025-06-17 来源:医脉通消化系统肿瘤
关键词: GC/GEJC进展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美国芝加哥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中,胃食管癌领域迎来多项重磅进展,诸多前沿成果有望为临床实践带来新的变革。其中,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prof. Yelena Janjigian汇报的LBA5、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汇报的LBA4012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彭昊昕教授汇报的4015三项研究分别针对围手术期免疫治疗、一线ADC联合免疫化疗和CLDN18.2 CAR-T的疗效预测及耐药性分析展开了探索。值此契机,医脉通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彭智教授针对上述三项研究进行点评,以期为临床带来更多启迪。


MATTERHORN研究:围手术期度伐利尤单抗+FLOT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获益


研究背景


5-FU+LV+奥沙利铂+多西他赛(FLOT)是可切除GC/GEJC的围手术期标准治疗方案,但经该方案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仍然很高。转移性GC/GEJC患者已经从免疫联合治疗中获得了显著的生存获益,但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获益仍需更多评估。基于此,随机、双盲、全球性、III期MATTERHORN研究评估了度伐利尤单抗+FLOT对比安慰剂+FLOT在局部晚期可切除GC/GEJC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该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度伐利尤单抗+FLOT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病例完全缓解(pCR)率,在此,研究者汇报了预先计划的中期分析结果。


研究方法


研究的纳入标准为年龄≥18岁、经组织学证实可切除且未经治疗的GC/GEJC患者,患者随机(1:1)分配接受度伐利尤单抗或安慰剂+FLOT治疗2个周期,随后接受手术,术后接受2个周期的度伐利尤单抗或安慰剂+FLOT治疗,序贯10个周期的度伐利尤单抗或安慰剂单药治疗,随机分层因素包括是否为亚洲患者、cN分期和PD-L1表达状态。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事件生存期(EFS),次要终点包括pCR率和总生存期(OS),如图1所示。


1.jpg

图1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948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分配474例,两组间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基线特征大体相似。中位随访时间为31.5个月时,对照组的中位EFS为32.8个月,试验组未达到(NR),试验组存在显著获益(HR=0.71,95%CI:0.58-0.86,p<0.001),两组的24个月EFS率分别为67%和59%,如图2所示。


2.jpg

图2 EFS分析


针对EFS的亚组分析显示,各关键性亚组间展现出一致获益,如图3所示。


3.jpg

图3 EFS亚组分析


针对OS的分析显示,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中位OS分别为NR和47.2个月(HR=0.78,95%CI:0.62-0.97,p<0.025),存在数值优势,但未达<0.0001的显著性阈值,如图4所示。


4.jpg

图4 OS分析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CR率分别为19%和7%,中位DFS分别为NR和39.8个月,均存在显著获益。


两组之间3-4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分别为72%和71%;3-4级免疫介导不良事件(imAE)的发生率分别为7%和4%,安全性与已知特征一致。


研究结论


对于可切除GC/GEJC患者,相较于安慰剂+FLOT,度伐利尤单抗+FLOT可显著改善EFS获益,OS趋势令人鼓舞,且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这些结果为度伐利尤单抗+FLOT成为可切除GC/GEJC的标准治疗潜在新策略奠定了基础。


LBA4012:GC/GEJC一线ADC联合免化治疗新探索


研究背景


既往的I期试验表明,对于HER2表达型GC/GEJC,维迪西妥单抗+特瑞普利单抗二线或后线治疗展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基于此,研究者进一步探索了维迪西妥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化疗在HER2过表达或HER2中/低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GC/GEJC患者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背景


对于HER2过表达(IHC 3+或IHC 2+/FISH+)队列,患者随机分配(1:1:1)接受维迪西妥单抗+特瑞普利单抗+CAPOX治疗(试验组1),或维迪西妥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曲妥珠单抗治疗(试验组2),或特瑞普利单抗+曲妥珠单抗+CAPOX治疗(对照组)。对于HER2中/低表达(IHC 1+,或IHC 2+/FISH-)队列,患者于第1阶段随机分配(1:1)接受维迪西妥单抗+特瑞普利单抗+CAPOX治疗(试验组1)或特瑞普利单抗+CAPOX治疗(对照组1),根据第1阶段的安全性数据,研究者于第2阶段将患者随机(1:1:1)分配接受维迪西妥单抗(2.5 mg/kg)+特瑞普利单抗+减量CAPOX治疗(试验组2)或维迪西妥单抗(2.0 mg/kg)+特瑞普利单抗+减量CAPOX治疗(试验组3)或特瑞普利单抗+CAPOX治疗(对照组2)。研究的详细设计及用药剂量如图5所示。


5.jpg

图5 研究设计


每个队列的主要研究终点均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研究终点包括OS、PFS、缓解持续时间(DOR)和安全性等。


研究背景


截至2025年2月7日,研究共纳入51例HER2过表达患者(主要为HER2 IHC 3+)和93例HER2中/低表达患者(主要是HER2 IHC1+),患者基线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基线

6.jpg


对于HER2过表达队列,试验组1、试验组2和对照组的确证ORR分别为66.7%、82.4%和68.8%,12个月PFS率分别为66.3%、67.0%和53.6%,如图6所示。


7.jpg

图6 HER过表达队列疗效分析


对于HER2中/低表达队列,试验组1和对照组1的确证ORR分别为72.0%和47.8%,12个月PFS率分别为45.8%和28.1%,如图7所示。


8.jpg

图7 HER2中/低表达队列1阶段疗效分析


试验组2、试验组3和对照组2的确证ORR分别为71.4%、66.7%和56.3%,6个月PFS率分别为71.4%、72.7%和53.3%,如图8所示。


9.jpg

图8 HER2中/低表达队列2阶段疗效分析


针对ORR、DOR和PFS的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ORR、DOR和PFS分析

10.jpg


安全性分析显示,各试验组的安全性总体可控,如表3所示。


表3 安全性分析

11.jpg


研究结论


对于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转移性GC/GEJC患者,维迪西妥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曲妥珠单抗表现出优越的ORR,或可成为潜在的无化疗治疗选择。对于HER2中/低表达患者,维迪西妥单抗+特瑞普利单抗+CAPOX相较于特瑞普利单抗+CAPOX显示出有希望的疗效,且安全性整体可控。


摘要4015:揭秘CT041应用于胃癌的应答与耐药特征


研究背景


CT041是一种靶向CLDN18.2的CAR-T细胞疗法,在经治胃癌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然而,治疗期间CT041与局部肿瘤微环境之间的时空动态相互作用仍未明确。在此,研究者对I期CT041-CG4006临床试验进行了探索性生物标志物分析,以破译CT041治疗的应答和耐药特征。


研究方法


研究者收集了参与试验的35例患者原发肿瘤(PT)的基线样本,以及治疗第0、3、7天的外周血和恶性腹水动态样本。针对上述样本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空间转录组学分析和空间蛋白质组学检测。


研究结果


对于治疗应答者,原发性肿瘤基线样本存在显著更高的GZMK+CD8+ T细胞浸润,同时表现出祖细胞耗竭样(Tpex)状态,如图9所示。


12.jpg

图9 基线样本标志物分析


此外,更高的基线GZMK+ Tpex浸润状态与更佳的患者预后相关,高浸润组和低浸润组的中位PFS分别为9.98个月和5.45个月(p=0.020),中位OS分别为18.03和8.03个月(p<0.001),如图10所示。


13.jpg

图10 GZMK+ Tpex浸润状态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


同时,对于治疗应答者,CT041输注后GZMK+ Tpex的浸润状态显著上调,且给药后GZMK+ T细胞、CD20+ B细胞和CD23+树突状细胞之间的空间相邻度也增加,提示细胞间相互作用增强。对于治疗应答者,IRF8+ B细胞亚群存在富集,且倾向于与GZMK+ Tpex共定位于三级淋巴结构中,通过MHC-途径发生相互作用,增强CT041的应答。


在CT041耐药病例中,研究者发现显著富集的IQGAP3+肿瘤细胞。IQGAP3+肿瘤细胞不仅抑制GZMK+ Tpex的浸润,还与IL6+成纤维细胞共浸润,并导致上皮-间质转化通路活性增强。


通过动态解析血液和腹水样本,研究者观察到CT041输注后外周GZMK+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呈现先激活后耗竭的状态。此外,应答者外周T淋巴细胞中的Tpex关键调控因子NR4A1和胃肠道归巢关键分子CCR9显著上调。


研究结论


本探索性分析首次阐明了GZMK+ Tpex在评估CLDN18.2靶向CAR-T细胞疗效和耐药性中的生物学基础及临床意义,并揭示了IQGAP3+肿瘤细胞与治疗耐药性之间的关系。该发现有助于指导CT041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并为胃肠道肿瘤中CAR-T细胞疗法的耐药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专家点评


屏幕截图 2025-06-17 152144.png


医脉通:对于本文所述的三项研究,您认为其研究结果将对当前胃食管癌的临床诊疗格局带来怎样的改变?


彭智 教授:

MATTERHORN是一项全球性、随机对照、III期研究,旨在评估三药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比单纯三药化疗的疗效。研究显示,在围手术期治疗中,于三药化疗基础上增加免疫治疗,可显著提升pCR率和EFS,OS也表现出获益趋势。虽然该研究仅纳入亚洲患者,而未纳入中国大陆患者,但毫无疑问的,其结果将在全球范围内改变可切除GC/GEJC的临床实践


LBA4012研究是由我们中心沈琳教授牵头的随机对照、II期研究,其主要目的是探索在HER2高表达患者中,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化疗或免疫治疗的疗效。该研究观察到了显著的生存获益和可控的安全性,目前针对HER2中低表达患者的确证性III期研究也已启动。


4015研究也是本中心发起的一项探索性分析,旨在探索患者接受CT041治疗后的疗效预测因子。该研究通过探索生物标志物,明确了哪些患者可从此疗法中获益及其动态演变规律,这为理解耐药机制提供了新见解,并为未来优化患者筛选及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


医脉通:您是LBA4012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我们注意到,对于HER2过表达队列,试验组采用了不同寻常的维迪西妥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曲妥珠单抗这一去化疗方案,可否请您分享一下,设计抗HER2 ADC与抗HER2抗体联用方案的初衷是什么?


彭智 教授:

HER2高表达晚期胃癌患者当前存在两种治疗策略,一种策略是使用曲妥珠单抗等HER2抗体,其机制为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杀伤肿瘤细胞。另一种策略采用的是ADC药物,其核心机制是在HER2表达的基础上,通过抗原抗体结合作用将药物靶向递送至肿瘤细胞,继而释放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杀伤肿瘤细胞。


这两种治疗策略的作用机制迥然不同,将这两种策略联用具备一定合理性:首先,前期试验证实,这一联合策略的毒性整体可控;其次,我们开展的研究者发起的研究显示,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可增强前者的抗肿瘤活性;此外,曲妥珠单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本身即具有协同作用。基于上述发现,我们设计并开展了该研究,而完备的理论探索也为该研究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Yelena Janjigian, et al. Event-free survival (EFS) in MATTERHORN: A randomized, phase 3 study of durvalumab plus 5-fluorouracil, leucovorin, oxaliplatin and docetaxel chemotherapy (FLOT) in resectable gastric/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GC/GEJC). J Clin Oncol 43, 2025 (suppl 17; abstr LBA5)
2.Lin Shen, et al. Disitamab vedotin (DV) plus toripalimab (Tor) and chemotherapy (C)/trastuzumab (Tra) as first-line (1L) treatment of patients (pts) with HER2-expressing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la/m) gastric cancer. J Clin Oncol 43, 2025 (suppl 17; abstr LBA4012)
3.Haoxin Peng, et al. Decoding the response and resistant features to the Claudin18.2-specific CAR-T cell CT041 in gastric cancer: A multi-omics exploratory biomarker analysis of the phase 1 clinical trial. J Clin Oncol 43, 2025 (suppl 17; abstr 401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