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模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往,可切除的NSCLC患者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作为根治性手段,放疗和化疗作为辅助手段出现。然而,以CheckMate 816、CheckMate 77T、KEYNOTE-671、AEGEAN等研究1-4为代表的围术期免疫治疗逐渐显示出优异疗效,手术治疗与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活力。
在免疫治疗的推动下,“可切除”的定义不断被挑战和更新。外科治疗在诊疗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变化与扩展;同时,放疗等局部治疗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也得到了重新审视。围绕这些临床变革,广东省肺癌研究所钟文昭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潘燚教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杨懿教授一同从临床实践出发,深入探讨了免疫治疗时代下可切除NSCLC局部治疗的新格局。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进”:免疫时代外科治疗适用范围扩展与综合化趋势
围术期免疫治疗的兴起正在推动NSCLC治疗模式走向多学科的全面协作。当前外科医生不仅要关注局部病灶的切除,更需全程参与患者综合治疗策略的制定和评估。
在杨懿教授看来,随着免疫治疗的不断深入应用,外科治疗的适用范围明显扩展。既往被认为“边界可切除”甚至“不可切除”的患者,通过术前免疫联合化疗方案获得了更大的手术机会。免疫治疗通过肿瘤的显著退缩,使原本由于病灶过大、侵犯重要血管等种种原因无法接受切除的患者能够实现手术切除。与此同时,外科医生的职责也正从单纯的手术技术角色逐渐转变为全程参与者。因此,他强调:
杨懿教授:
以CheckMate 816研究为代表,我们看到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不仅提升了病理完全缓解率,也增加了患者的R0切除机会1。外科治疗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这意味着更多曾被认为难以手术的患者获得了根治机会,外科医生也逐渐转变为肺癌治疗全程策略的核心参与者。
这种趋势,正是钟文昭教授近年来持续关注的重点之一。钟文昭教授提到,免疫治疗时代的外科角色不再孤立,外科医生需要与内科、病理、影像、放射等多学科专家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患者的整体治疗策略制定。通过多学科联合诊治,免疫治疗不仅能帮助患者提高手术切除的概率,也为外科手术提供了更广泛、更灵活的治疗空间。
可以看出,免疫治疗时代下,外科治疗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手术视角,而是与其他学科形成更为紧密的协作关系,外科医生在综合治疗决策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比以往更加复杂。
“可切除”定义的不断延伸:免疫时代下外科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标准
免疫治疗时代,传统上对“可切除NSCLC”的定义与临床标准正在经历明显的挑战与更新。过去,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程度等解剖和病理学指标是判断患者是否可手术的核心标准。但如今,随着免疫治疗和其他综合治疗手段的加入,这一定义也在不断模糊和延伸。
在钟文昭教授看来,这代表的不仅仅是治疗方式的更新,更是治疗思维的一次重构。免疫治疗使临床上更多原本手术切除难度大的患者获得了手术机会。但同时,临床医生需要面临新的复杂判断标准:究竟何种程度的病理缓解才算作“理想的”手术时机?免疫治疗后影像学表现不佳的患者,是否还适合继续实施手术?
钟文昭教授指出,新辅助免疫治疗使部分原本分期较晚、病灶较大的患者术前获得显著缓解,进而具备了手术条件。因此,他认为“可切除”的定义必须更新为更灵活、更动态的标准,而非简单依靠分期和肿瘤大小。他强调:
钟文昭教授:
免疫治疗时代下,原本传统定义的‘可切除’标准正在不断地被打破与重塑。通过新辅助治疗后的降期、缩瘤,使得原本没有手术机会的患者获得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同时,ctDNA等新兴标志物在术后评估、复发预测等方面也展现出良好作用,外科医生也必须学习这些新的标准,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R0切除的定义。
在这一基础上,钟文昭教授进一步补充道,免疫治疗时代下对“可切除”NSCLC患者的定义必须建立在更综合、更动态的评估体系之上,这不仅要求外科医生适应新的临床实践标准,更需要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实现患者临床获益的最大化。
免疫治疗背景下,放疗在早中期NSCLC治疗中焕发新活力
以往在早中期NSCLC治疗中,放疗往往被视为手术治疗的替代选择,或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但免疫治疗的引入,尤其是新辅助治疗方案的广泛应用,使放疗与免疫治疗的协同作用逐渐展现出新的价值。
对此,潘燚教授认为,放疗与免疫治疗在作用机制上存在明显协同效应。临床研究表明,放疗可以释放更多的肿瘤抗原,有效激发机体免疫应答,提升免疫治疗的整体疗效。在免疫治疗时代,放疗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局部治疗手段,而是免疫疗效的重要协同因素,能够进一步强化新辅助免疫治疗后的病理缓解效果5。她特别指出:
潘燚教授:
免疫治疗时代,放疗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纯局部治疗,更多的是发挥全身治疗的作用。通过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放疗能够在局部肿瘤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全身抗肿瘤免疫效应,使患者整体获益得到显著提高5。
潘燚教授也从大量临床实际病例中观察到了相似的趋势:免疫联合放疗模式正逐步拓展放疗的应用场景。以往一些“难以切除”或术后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通过免疫联合放疗模式,在病灶控制与长期生存预后上均取得显著改善。这种模式不仅拓宽了早中期NSCLC的治疗选择,也使放疗的临床价值进一步凸显。因此,免疫治疗时代下,放疗的临床地位同样在被重新定义和提升,其在早中期NSCLC治疗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多学科诊疗(MDT)的价值与未来发展:免疫时代下NSCLC治疗的关键一环
在免疫治疗时代,面对日益复杂的临床决策,单一学科的诊疗模式已不足以满足患者治疗的全面需求, MDT将成为必然趋势。三位专家一致认为,免疫治疗时代,MDT的实施并非简单的组织流程,更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临床诊疗思维。这种思维转变要求各学科医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治疗全程,并密切合作,从而推动可切除NSCLC治疗效果的持续提升。
围术期免疫治疗的兴起,正在不断推动MDT诊疗模式的深入发展。MDT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沟通模式,而是真正成为临床决策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外科、内科、放疗、病理和影像等多学科共同参与患者治疗的决策与实施,才能真正实现免疫时代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目标。
小结
免疫治疗时代,可切除NSCLC的局部治疗策略正在发生深刻而全面的变革。外科治疗适用范围的拓宽、放疗地位的重新定义、MDT诊疗模式的强化与深化,这些变化共同促使NSCLC治疗进入一个更加精准、更加个体化、更加综合的新时代。
然而,这些变革背后,“不变”的是临床医生对患者生存获益的不懈追求。免疫时代的到来并未改变医学的本质,只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手段、新的路径和新的理念。未来,外科医生、内科医生、放射医生以及其他多学科专家,必须在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紧密合作,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加精细、更具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共同迎接NSCLC治疗领域的新格局。

1506-CN-250021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