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的临床管理和感染防控,WHO动态指南新建议一览!
2025-06-20
关键词: 猴痘

猴痘病毒(MPXV)属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可引起人畜共患疾病——猴痘,其主要特征是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自从2022年世卫组织(WHO)发布猴痘临时指南以来,MPXV 已得到广泛关注,与之相关的疫情也在不断演变。2022年7月和2024年8月,WHO 两次宣布猴痘疫情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期,WHO发布了猴痘的临床管理和感染防控动态指南,纳入了新的证据,以动态更新关于猴痘感染的临床管理和感染防控(IPC)建议。关于猴痘的防控和临床管理,指南主要提出了以下新建议。


猴痘感染防控新建议


感染防控措施包括手卫生、专用个人物品、正确处理床单和衣物、环境清洁和消毒以及废物管理,应对社区中的猴痘患者进行随访,直至所有病变愈合。(良好实践声明)


WHO建议,对于在家中接受治疗且病情轻微、无并发症的猴痘患者,如果其皮疹部位得到遮盖,并在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佩戴贴合良好的医用口罩,直至所有皮疹完全愈合,则无需隔离。(有条件推荐,证据确定性低)


WHO建议在疑似或确诊猴痘感染的患者中,卫生和保健工作者应采取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有条件推荐,证据确定性低)


(注:病变愈合:病变已经结痂,结痂已脱落且下面形成一层新的皮肤。隔离:指将感染传染病患者与未感染者分开。接触预防措施包括以下个人防护装备:手套、防护服。飞沫防护措施包括以下个人防护装备:医用口罩,并根据风险评估考虑护目用具。)


猴痘临床管理新建议


对于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或长期中断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猴痘和 HIV 感染患者。WHO 建议迅速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强推荐,证据确定性中等)


WHO建议猴痘感染的母亲继续母乳喂养同时限制与未感染婴儿的直接接触。(有条件推荐,证据确定性低)


对于感染猴痘后康复的母亲,如果此前暂停了母乳喂养和与婴儿的直接接触,应在病变愈合后尽快恢复母乳喂养和与婴儿的直接接触。(有条件推荐,证据确定性极低)


(注:病变愈合:病变已经结痂,结痂已脱落且下面形成一层新的皮肤)

参考文献
1.Clinical management and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mpox: living guideline, May 2025.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