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简报丨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列线图的开发和验证
2025-03-20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研究背景

脓毒症诱发凝血病(SIC)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预后不良的常见原因。然而,目前缺乏专门用于早期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SIC的工具。研究者旨在开发一种结合临床标志物和评分系统的预测列线图,以个体化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SIC的概率。

研究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的患者作为开发队列,用于构建列线图并通过内部验证;前瞻性纳入2023年5月至2023年11月的患者作为验证队列,用于外部验证。首先对开发队列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采用后向逐步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最佳拟合模型并由此获得列线图。通过区分度、校准度和决策曲线分析对列线图在独立验证队列中的性能进行评估,以量化其临床净收益。


研究结果


开发队列和验证队列分别纳入548例和245例患者,SIC发生率分别为55.1%和49.4%。最终预测列线图包含休克、血小板计数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三个预测因子。存在休克(OR: 4.499;95%CI: 2.730–7.414;p < 0.001)、INR升高(OR: 349.384;95% CI: 62.337–1958.221;p < 0.001)和血小板降低(OR: 0.985;95% CI: 0.982–0.988;p < 0.001)的患者发生SIC的风险更高。开发队列中模型的区分度良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为0.879(95% CI: 0.850–0.908),校准度良好。验证队列的AUROC为0.872(95% CI: 0.826–0.917),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列线图的决策曲线分析提供了比备选方案(干预或不干预)更好的净效益。


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纳入休克、血小板和INR的列线图可有效预测脓毒症患者SIC的发生,但其普适性仍需通过外部验证进一步验证。


640.png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