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创研究 | 刘启明教授团队: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全球负担,流行趋势、性别差异及未来趋势的预测
2025-02-26 来源:循环在线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来源:循环在线


心房颤动(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电活动快速而不规则,导致心房无法有效收缩,从而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其症状通常包括心悸、乏力、呼吸急促和头晕等。心房颤动是引起中风、心力衰竭和其他心脏病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尤其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刘启明教授团队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2021数据,全面评估了1990年至2021年间全球、地区和国家范围内AF/AFL的负担,分析了该疾病的流行趋势、性别差异以及未来趋势的预测。


全球负担概况


2021年,全球大约有5260万人受到房颤和房扑的影响。自1990年以来,尽管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保持稳定,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略有下降,但死亡率却有所上升,y以及DALYs显著增加,老年患者的AF/AFL负担明显高于青年患者。高收缩压和高BMI是AF/AFL主要的估计归因风险因素。


1.png

图1. 1990-2021年间,全球AF/AFL负担变化趋势


地区差异


根据社会人口指数(SDI),不同地区的负担有所不同。高SDI地区的AF/AFL负担较重,而低SDI地区的负担则逐年增加。低收入地区由于资源匮乏,在2008年后,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显著上升。此外,研究显示,东亚地区在总体患病率方面呈现出最显著的增长,而北美和南亚地区在死亡率和DALYs的增加上也较为突出。


2.png

图2. 2021年不同年龄组AF/AFL的负担情况


性别差异


男性和女性在AF/AFL的负担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尽管男性的患病率、发病率和DALYs较女性更高,但女性的疾病负担在近年来显著上升,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女性患者的BMI与AF/AFL的相关性较男性更为显著,显示了性别差异对该疾病负担的影响。


3.png

图3. 2021年间,估计的全球AF/AFL归因风险因素


未来趋势预测


通过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分析,研究预测到2046年,男性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将保持稳定,而女性的这些指标可能会继续上升,而未来AF/AFL的死亡率预计会有所下降。


4.png

图4. 根据BAPC模型预测1990年至2046年按性别分列的AF/AFL全球负担。


结论


该研究强调了房颤和房扑全球负担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女性和低收入地区。这一发现呼吁各国采取更具性别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并优化可调节危险因素的管理,特别是针对这些脆弱群体。未来,更多的研究应关注性别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以减轻房颤/房扑对全球健康的负担。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50226103341.jpg

刘启明 教授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主任

美国心脏病学会资深会员(FACC)

美国心律学会资深会员(FHRS)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分会全国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湖南省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副主任

湖南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控中心副主任

湖南省医学科学骨干人才

湖南省普通高校骨干青年教师

国家卫健委授予“健康卫士”荣誉称号

曾在德国汉堡圣乔治医院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访问学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在NEJM、LANCET、JACC等全球顶尖杂志发表学术观点,长期指导中南六省多家医院开展心脏介入技术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