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大约有200 多种中成药含有西药成分,此类药物与西药及纯中成药制剂,在组方特点、使用注意事项、适应症均存在差异,只有全面了解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信息,才能保证安全有效的使用这些药物。本文针对呼吸科常见的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进行总结。
目前临床上使用中成药治疗感冒
中成药感冒药中常见的西药成分有
中成药止咳药中常见的西药成分有马来酸氯苯那敏、
(1)对乙酰氨基酚: 又名扑热息痛,是解热镇痛药,可用于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高热和缓解轻度疼痛,一般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是一种较安全的解热镇痛药。长期大量使用时,尤其对于肾功能低下的患者,可出现肾绞痛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尿毒症。若与肝药酶诱导剂合用,可增加肝脏毒性反应。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成人口服一次0.3-0.6g,每日不超过2.0g。服用过量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痛、胃痉挛、多汗等症状。
(2)马来酸氯苯那敏: 是第一代抗组胺药,可减少打喷嚏和鼻腔溢液,与解热镇痛药配伍用于感冒。有嗜睡,疲劳,乏力等不良反应。在服药期间,不得驾驶车、船、登高与高空作业或操作机器。
(3)乙酰水杨酸:是解热镇痛药,用于感冒引起的
(4)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因具有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及延髓呼吸中枢的作用,胃溃疡患者禁用。通常情况下,口服剂量为0.1~0.3g/d,每天不超过1.5g。
(5)氯化铵:对粘膜的化学性刺激,反射性地增加痰量,使痰液易于排出,有利于清除不易咳出的粘痰。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尤其是肝昏迷、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者禁用。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忌用。与
(6)氨茶碱:为茶碱与乙二胺复盐,其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乙二胺使其水溶性增强。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可通过胎盘屏障,也能分泌入乳汁,随乳汁排出,孕妇、产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可降低新生儿血浆清除率,增加血清浓度,应慎用。老年人因血浆清除率降低,潜在毒性增加,55岁以上患者慎用。
(7)盐酸伪麻黄碱:促进
表1 含西药成分治疗感冒的中成药
表2 含西药成分的止咳中成药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