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17 和23 在湿疹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8-04-04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作者:刘岳花,卢凤艳,陆东庆,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皮肤科


湿疹的发病机制复杂且涉及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 症递质,是多因素、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表 明,白细胞介素(IL)-17 和 IL-23 可能在哮喘、红斑狼 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与自身 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1-3]。而湿 疹作为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 IL-17 和 IL-23 因子在患者中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 IL-17 和 IL-23 在湿疹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可能会 对阐明湿疹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在研究 IL-17 和 IL-23 在湿疹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血清中的 表达及其差异,以及在不同病情的湿疹患者中的表达 差异,并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血清总 IgE 等的关系。初步探讨细胞因子 IL-17 和 IL-23 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以及 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1 病例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 2013 年 5 月—2015 年 10 月曲 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皮肤科门 诊及住院确诊为湿疹的患者,共 60 例。其中男 32 例, 女 28 例,年龄 16~65 岁,平均(35.50±14.80)岁。按照 湿疹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法进行皮损严 重度评估分组[4],其中轻度湿疹患者 20 例,中度湿疹患 者 20 例,重度湿疹患者 20 例。选取同期来曲靖市第一 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并且体检无异常的 28 例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 14 例,女 14 例, 年龄 23~64 岁,平均(35.75±9.40)岁。两组性别、年龄 等一般资料与湿疹患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1.2 方法


1.2.1 登记一般临床资料 凡入选的患者均登记个 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程、发病情况、过敏 史及治疗等。
1.2.2 入组标准 符合湿疹诊断标准,无内分泌系统 及心、肺、肝、肾等慢性病,近期无感染性疾病,无特应 性皮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及其他过敏性疾病。
1.2.3 排除标准 ①两周内系统性接受糖皮质激素 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 1 周内曾服用抗组胺类药物; ②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③皮肤真菌感染;④孕妇或 哺乳期女性;⑤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者,有 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者;或并发有其他严 重疾病或家族过敏史者。
1.2.4 EASI 评分及分组 采用修正的 EASI 评分法 进行皮损严重度评估[4],并根据评分区分湿疹的严重 程度,根据总积分值将湿疹分为轻度湿疹( 0~30 分)、 中度湿疹(31~60 分)、重度湿疹(61~90 分) 3 组。
1.2.5 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 由曲靖市第一人民 医院检验科进行检测,EOS 正常值为 (0.02~0.5) ×109/ L,EOS 值>0.5×109/L 表示 EOS 升高。
1.2.6 血清总 IgE 的测定 免疫印迹法测量血清总 IgE,正常值为≤100 U/L;总 IgE>100 U/L 表示血清总 IgE升高。 1.2.7 IL-17 和 IL-23 的测定 所有受试者常规静脉 采血,离心收集血清,-80℃低温冰箱保存。采用双抗体夹 心ABC-酶联吸附免疫(ELISA)法检测IL-17和IL-23, 按试剂盒说明操作(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 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或四分位数间 距进行描述性分析。组间差异的检验,对服从正态分 布的资料,用两独立样本的 t 检验或方差分析;对不服 从正态分布的资料,用两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或多 组定量资料的 Kruskal-Wallis 秩和检验。采用相关分析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根据正态性情况计算 Pear- son 或 Spearman 相关系数。检验水准 ɑ=0.05。


2 结 果


2.1 湿疹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 IL-17 和 IL-23 的表达 湿疹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 IL-17 水平分别 为 38.936/37.703 pg/mL(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以下同) 和 15.140/5.383 pg/mL,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经两独立 样本的秩和检验,统计值 Z=-6.142, P<0.05。湿疹患者 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 IL-23 水平分别为 48.557/ 62.864 pg/mL 和 20.149/9.802 pg/mL,两组之间进行比 较,经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 统计值 Z=-7.002, P< 0.05。湿疹患者组 IL-17 和 IL-23 的水平均明显高于 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湿疹患者血清中 IL-17 与 IL-23 水平之间的相 关性分析 湿疹患者血清中 IL-17 与 IL-23 的水平经 Spear- man 相关性分析, r=0.885, P<0.05,表明患者血清中的 IL-17 与 IL-23 表达水平呈线性正相关。


2.3 轻、中、重度湿疹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 IL-17 和 IL-23 水平比较 3 组湿疹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中 IL-17 和 IL-23 的水平见表 1,经多组定量资料的 Kruskal-Wal- lis 秩和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χ2=63.296、 χ2= 74.950、 P<0.05);经 Bonferroni 法进行两两比较,IL-17 和 IL-23 水平均除在轻度湿疹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外,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 P<0.05),并且重度湿疹组明显高于中度组 和轻度组。


2.4 湿疹患者血清中 IL-17 和 IL-23 水平与 EASI 评 分的相关性 湿疹患者血清中IL-17和IL-23的表达水平与EASI 评分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 0.843和 0.882, P值均小于0.05,可以认为患者血清中 IL-17 和 IL-23的表达水平均与 EASI评分值呈线性正相关。


2.5 湿疹患者 EOS 正常或升高与血清中 IL-17、IL23 水平比较 湿疹患者中 EOS 正常有 34 例,EOS 升高 26 例, 两者血清中 IL-17 的表达水平分别为 28.922/18.594 pg/mL 和(62.403±24.386)pg/mL,两组之间进行比较, 经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 统计值 Z=-4.849, P<0.05。 湿疹患者中 EOS 正常和 EOS 升高者血清中 IL-23 的 表达水平分别为 39.844/26.255 pg/mL 和 (88.905± 44.245)pg/mL,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的 秩和检验,统计值 Z=-3.640, P<0.05。EOS 升高者 IL17 和 IL-23 的水平均明显高于 EOS 正常者,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


2.6 湿疹患者血清中 IL-17 和 IL-23 水平与 EOS 的 相关性 湿疹患者血清中 IL-17 和 IL-23 的表达水平与 EOS的相关性,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 为0.578和0.423, P值均<0.05,可以认为患者血清中 IL17和IL-23的表达水平均与EOS呈线性正相关。湿疹 患者血清中总IgE正常者 ( 20例)与总IgE升高者( 40 例)血清中IL-17和IL-23的表达水平经两独立样本的 秩和检验,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轻、中、重度湿疹患者及对照组血清IL-17和IL-23水平比较(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间距)


3 讨 论


以往研究认为湿疹主要是由各种诱发因素引起 的一种以 Th2 细胞群占优势的 Th1/Th2 免疫失衡引 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长期以来,人们根据 CD4+T 细 胞的分化和功能特征将其分为 Th1 辅助细胞、Th2 辅 助细胞以及调节性 T 细胞(Treg) 3 个亚群细胞。近年 来,通过对 Th 细胞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类新的不同 于 Th1 和 Th2 细胞亚群的辅助性 CD4+T 细胞亚群Th17 细胞亚群。在 Th17 细胞分化增殖过程中,IL-23 对其增殖存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 IL-17 是 Th17 细 胞主要的效应分子。因此,IL-17 和 IL-23 是 Th17 细 胞发挥作用的两个重要的细胞因子。 IL-17 主要由 Th17 细胞分泌,是 Th17 细胞最具 代表性的细胞因子。IL-17 是强有力的前炎症性细胞 因子,可诱导促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 和 IL-6]、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趋化因子的表达,促进炎 症反应,从而引起组织细胞浸润和组织破坏[5]。Th17 细胞具有促进 B 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增强 B 淋 巴细胞的功能[6]。IL-17 也参与中性粒细胞的增殖、成 熟和趋化,对 T 细胞的活化起协同刺激作用,并能促 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而 B 淋巴细胞活性增强和炎症 反应均可见于过敏性疾病,因此,推测 Th17 细胞有可 能参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过程。本研究采用 ELISA 方法对湿疹患者外周血血清中 IL-17 水平进 行了检测,同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 提示 IL-17 可能参与了湿疹的发生与发展,并且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 升高。最近有研究发现,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外周血中 Th17 细胞的百分比增加,且增加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 程度呈正相关;与末受累及的皮肤相比,特应性皮炎的 急性皮损中 IL-17 的表达有所增高,但在慢性皮损中 并不增高[7]。因此 IL-17 可能是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皮肤 炎症相关因子的强烈刺激因子,也作为一种促炎性细 胞因子参与皮肤炎症反应的一般过程。 IL-23 是能够影响 Th17 细胞发挥免疫功能的关 键细胞因子,能诱导 Th17 细胞亚群的分化,促进 Th17 细胞增殖以及维持细胞亚群稳定,可以通过作用于抗 原提呈细胞参与变态反应过程[8]。此外,IL-23 还具有 维持、放大 IL-17 的功能[9]。本研究结果也提示 IL-23 参与了湿疹的发生与发展,并且与其病情严重程度有 很大关系。既往在小鼠哮喘模型的研究中发现,哮喘小 鼠血液和肺组织中 IL-23 的含量均明显升高,并与症 状呈正相关,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 IL-23 水平呈下降 趋势,哮喘症状也得到明显缓解[10]。 本研究对湿疹患者外周血 IL-17 和 IL-23 的表达 水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呈正相关。 IL-17 是主要的炎症效应因子,而 IL-23 水平的升高 可以刺激 IL-17 的分泌,推测 IL-23 可能通过 IL-17 参与湿疹的发生。目前在许多炎症性疾病的研究中, IL-17 和 IL-23 通常被看作一个紧密相关的轴系—— — IL-23/IL-17 轴(IL-23/IL-17 axis),以此代表 Th17 细 胞为主的免疫反应。在对特应性皮炎的研究中发现,其 外周血和皮肤组织中 IL-17 和 IL-23 的表达水平均明 显升高[7,11]。这些都提示 IL-23 和 IL-17 与湿疹这一过 敏性疾病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可能共同参与并调节 其发病过程。 EOS 通过释放大量炎性递质在变态反应中扮演着 重要角色。我们研究发现湿疹患者 EOS升高者IL-17和 IL-23水平均显著高于 EOS正常者,并且EOS计数与血 清中IL-17、IL-23水平均呈正相关( P<0.05)。有动物实验 表明 [12],Th17 细胞分泌的 IL-17 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中的 EOS 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呈正相关。而目前 IL-23 和 IL-17 在许多炎症性疾病的研究中通常被看作一个 紧密相关的轴系—— —IL-23/IL-17 轴。因此,IL-17 和 IL-23 可能与湿疹中 EOS 增多有关。IgE 主要由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 B 细胞合成,在 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 比较湿疹患者血清总 IgE 水平正常者与升高者间 IL17 和 IL-23 水平的差异,发现 IL-17 和 IL-23 水平在 IgE 升高者均略高于 IgE 正常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 P>0.05)。考虑 IL-17、IL-23 可能未参与血清总 IgE 的形成及调节,亦不排除由于本研究的例数较少 导致的偏差,尚需进一步的临床实验数据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略。


来源:刘岳花,卢凤艳,陆东庆等,白细胞介素-17和23在湿疹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8(3):157-15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