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临床表现复杂,疾病形式多样,容易将其误诊为
很多临床医生不能很好地区分单、双相抑郁障碍,常按照治疗单相抑郁的经验选择药物,造成抗抑郁药物高频度、高比例地用于双相障碍的治疗。相较于躁狂发作的处理,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药物研究相对滞后。基于此,我国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药物治疗专家委员会对双相障碍急性期和巩固和(或)维持期药物做出治疗推荐如表。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药物治疗推荐建议:
首选 | 次选 | |
双相 I 型抑郁急性期 | ||
双相 II 型抑郁急性期 | 喹硫平(A) | 拉莫三嗪、锂盐、丙戊酸盐、锂盐和(或)丙戊酸盐+SSRI、锂盐+丙戊酸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抗抑郁剂、喹硫平+拉莫三嗪、上述药物和(或)组合+MECT(C) |
双相巩固和(或)维持期 | 锂盐、喹硫平、拉莫三嗪、奥氮平、 | 卡马西平、锂盐+丙戊酸盐、锂盐+卡马西平、锂盐+利培酮长效针剂、锂盐+拉莫三嗪、奥氮平+氟西汀(C) |
注:SSRI:
总体上,双相障碍急性期药物治疗原则包括:① 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合理选择药物;② 治疗中密切监测,定期全面评估;③ 药物剂量调整遵循个体化原则;④ 若治疗无效,可考虑换药或增效强化等优化策略。
双相障碍巩固和(或)维持期药物治疗原则包括:① 继续使用急性期有效的治疗药物;② 采取综合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 病情稳定后,持续使用具有心境稳定作用的药物。
需要指出的是,综合国内外相关治疗指南和(或)共识,不主张单独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双相障碍已被学界认同。针对双相障碍高共病率的现实,需要强调治疗选择的“个体化”处理,衡量药物临床效应与不良反应的关系。此外,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均可作为首发双相抑郁患者的初选治疗策略,而心境稳定剂及具有心境稳定作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联合治疗的基础用药选择。
小编:1、墙内开花墙外香,喹硫平在双相领域大放异彩;
2、拉莫三嗪的加量方式及潜在不良反应宜被更多的临床医师所了解和接受。
相关阅读: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