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影像表现:
MRI平扫左侧附件区可见一较大囊实性肿块,大小约6.1cm×7.0cm×7.4cm,边界清晰锐利,膀胱受压移位,肿块内部信号高低混杂,含大量脂肪信号。
讨论:
畸胎瘤起源于潜在多功能的原始胚细胞,多为良性,但恶性倾向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发生部位与胚生学体腔的中线前轴或中线旁区相关,多见于骶尾部,纵隔、腹膜后、性腺部位。好发于新生儿和婴儿,女性为多。
畸胎瘤的病理特征为肿瘤组织由外、中、内三个胚层组织构成,常含有成熟或未成熟的皮肤、牙齿、骨、软骨、神经、肌肉、脂肪、上皮等组织,少数亦可含有胃粘膜、胰、肝、肾、肺、甲状腺及胸腺等组织成分。恶性畸胎瘤常表现为未成熟的不易定型和分辨的组织,畸胎瘤的恶变多表现为神经组织或上皮组织的异常增殖而形成恶性畸胎瘤。
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大多发生于30岁左右的育龄妇女。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表现是盆腔包块,25%患者是偶然发现的,10%患者由于肿瘤破裂、扭转或出血会出现急腹痛。血清学检查可有CA199、AFP等的轻度升高。并发症包括扭转、破裂和感染。囊肿扭转可引起坏死穿孔和腹腔内出血,囊肿破裂可引起化学性腹膜炎。皮脂溢入腹腔可形成腹膜油脂肉芽肿。含神经胶质成分的成熟畸胎瘤破裂后可在腹膜形成种植,称为腹膜假胶质瘤病。未成熟畸胎瘤生长迅速,早期即可穿透包膜,直接扩散至盆腹腔进行种植。随后可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腹膜外转移,晚期血行转移至肺、肝及其他脏器。
诊断与鉴别诊断:
卵巢畸胎瘤绝大多数具有典型表现,诊断不难。
发生于盆部含有脂质成分的肿瘤和肿瘤样病变需与本病鉴别,其中包括盆腔脂肪增多症、盆腔脂肪瘤和脂肪肉瘤等。
脂肪肉瘤体积大,形态不规则。
卵巢囊腺瘤及卵巢囊肿多有分隔,钙化少见,不含脂质成分,增强扫描时卵巢囊腺瘤见囊壁及软组织乳头状突起强化,卵巢囊肿增强无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