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6日,在中国卒中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预防与控制论坛上,戚晓昆、毕齐、陈康宁等多位专家分别就脑静脉血栓、脑血管病、卒中危险因素、卒中治疗新方向等热点话题进行了精彩报告。
脑静脉血栓的诊治
讲者: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戚晓昆
国外研究数据显示,脑静脉血栓形成(CVT)占卒中的0.5%~1%,总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五,女性约占62%~75%。CVT可分为皮层静脉血栓(CoVT)、大脑深静脉血栓(DCVT)、静脉窦血栓(CVST)与颈静脉血栓。
静脉窦血栓诊断要点:①CT注意贴着横窦附近骨头看;②MRI:短T1、短T2信号,注意混杂信号的判断;③病变迅速增大;④可能存在低颅压;⑤既往肢体静脉血栓史有助诊断。
大脑深静脉血栓患者多存在意识障碍,MRI增强时丘脑病变强化,短T信号(窦汇前端高信号)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标志,MRV直窦大脑大静脉显影不良。
脑皮质静脉血栓患者易出现头痛及癫痫、发热症状,易与血管炎、胶质瘤混淆。诊断要点:①病变影像血供特点不符合动脉性分布;②头颅CT或MRI提示出血性梗死,且多为皮质病灶;③偶可发现“索带征”;④MRV或DSA检查可发现皮质静脉充盈不规则和截断;⑤采用SWI或T2*容易观察出血。
脑静脉血栓通常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降颅压、去骨瓣减压术、碎栓抽吸取栓术等治疗方法,戚教授还强调了胞磷胆碱在神经修复治疗中的作用。
脑血管病分类和治疗展望
讲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 焉传祝(王翠兰 代讲)
王翠兰教授指出,脑血管病是血管组织本身病变,卒中是中枢神经组织缺血或出血,明确概念有助于避免混淆治疗靶点。她主要对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进行了介绍,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小血管病、血管炎、淀粉样血管病、CADASIL/CARASIL、动脉瘤、血管畸形、动脉夹层和其他少见脑血管病。
医生需按照脑血管病的病因分类进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类可使用他汀、抗氧化剂药物治疗,小动脉硬化类尚无治疗药,血管炎类应选择免疫抑制剂,遗传性脑血管病选用改善代谢缺陷与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的药物。艾地苯醌可能通过线粒体保护机制减少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脐带内皮细胞的损伤,且可能具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卒中危险因素管理新理论、新实践
讲者: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内科 张通(赵军 代讲)
近年来多项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卒中患者的发病率与复发率居高不下。社会快速发展使得空气污染成为新型卒中风险因素。张教授表示,氧化应激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龄等传统风险因素及空气污染均可致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这与ASCVD密切相关。CNSR研究发现,氧化应激是斑块形成和已损的关键因素,SOS-Stroke研究显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整体氧化应激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由此可见氧化应激将成为卒中防治的新靶点。
“已损患者”——快速识别卒中高危人群
讲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 毕齐
根据最新指南更新内容可以发现,ASCVD管理已成为指南关注的焦点。70%~80%血管事件是由易损斑块破裂引起的血栓形成。易损斑块使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率显著升高,显著增加同侧卒中风险。不论患者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如何,及早识别易损斑块是诊疗关键。王拥军教授提出了PAS(抗血小板药+他汀+普罗布考)治疗新方案。普罗布考作为强效抗氧化剂可减少心血管病事件并降低LDL水平。
卒中防治过程中应予以ASCVD患者更有效完整的关键靶点干预。他汀可降低血脂水平,防止斑块形成。联合氧化应激治疗防治低回音易损斑块,减少卒中复发。PAS方案是临床卒中二级预防治疗策略之一。
从ASA到ASAP:卒中治疗新方向
讲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 管阳太
大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氧化应激是易损斑块破裂及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抑制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的重要靶点。普罗布考具有强效且不可逆的抗氧化作用,可对抗氧化应激机制。
在ASA基础上联合普罗布考(抗氧化应激)治疗——ASAP,可改善患者糖脂代谢紊乱,使高危患者大血管事件再发风险与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87%与55%,能够有效保护肝肾器官,长期安全性良好。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临床实践
讲者: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陈康宁
颈动脉狭窄作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类型之一,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当前轻度颈动脉狭窄的治疗面临尴尬境界。研究数据显示,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能明显减少轻度颈动脉狭窄同侧卒中复发,具有逆转颈动脉斑块、改善神经功能的趋势,而且安全性良好,但该结论仍需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中进行验证。
会议专题>>>中国卒中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