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五年,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8》的基础上,基于新研究、新证据,《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更新发布。6月24日下午,在“中国卒中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天坛脑血管病会议2023(CSA&TISC 2023)”「神经介入Ⅲ」论坛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霍晓川教授就“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这一专题做了精彩分享,详细内容如下。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影像评估
本部分内容主要从影像学角度对大血管闭塞评估、梗死核心区域和缺血半暗带判定,以及侧支循环评价方面提出相应的5条推荐建议,以指导病例筛选。针对不同时间窗患者筛选的影像方案参考表1。详细推荐意见如下:
表1 不同时间窗患者筛选的影像方案推荐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患者选择
在患者选择方面,新指南围绕:血管内治疗的目标、麻醉方案、桥接治疗、时间窗、中等血管闭塞、基底动脉闭塞、颅内动脉闭塞合并原位狭窄以及前循环大梗死核心患者的血管内治疗方面,汇聚了14条的推荐意见。
应特别强调的是机械取栓的目的是获得血流再灌注而不是仅实现血管再通,实现再灌注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临床常以mTICI2b/3级作为评估有效再灌注的标准。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中操作及围手术期管理
本部分重点讨论了围手术期药物使用如
参考文献:
1.霍晓川.《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中国卒中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天坛脑血管病会议2023(CSA&TISC 2023)
2. 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 中国卒中杂志.2023.16(6):684-711.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