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整个2月份的阴雨连天,3月份太阳终于苏醒,虽然还会时不时的打个小盹,但已不似2月份的常阴天。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树吐新芽,百花盛开,暖风和煦,阳光明媚,踏青游玩,心情大好,借此心境开启王小鹏医师的第二季。 因为读者绝大多数是神经科专业医生,故本季会适当增加专业比重,增加影像图片,压缩文字篇幅,拽文自然也会少些,以调和大多数读者口味。 由于专业比重增加,文体就有可能不伦不类,小说不像小说,病例不像病例,但目的如一,就是让专业通俗易懂,更接地气。 精彩回顾☟☟☟ |
作者:王明月-南昌三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第一章:不一样的三角形
花开花落、春去冬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切如常,似乎没有任何变化。医生们每天门诊、病房、会诊,像一个永动机,按照相同的频率匀速运转。表面波澜不惊、涛声依旧,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稍不留意就会掀起滔天巨浪,即便侥幸逃脱,也会让你心有余悸、惊恐不已。
一日白皎在ICU会诊了一个脑桥横断
两日后,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陷入昏迷,并且插了气管插管,给予了呼吸机辅助通气,ICU又一次请了神经内科会诊,恰巧那天是王小鹏值会诊班。
他快步走进ICU病房,看到患者床尾的头颅MRI片袋,顺手从袋中抽出片子,对着窗户光亮处一看,瞬间后背发凉,惊出一身冷汗。(见图1、图2)
图1 CT
图2 DWI
这时主管此患者的李道轩医生满脸堆笑的小步跑过来,说道:“又麻烦您们过来一趟,这个病人两天前白皎看过一次,明确是脑桥梗死,磁共振报告也是脑桥梗死,病情比较危重,患者家属似乎有放弃的念头,您看还有希望吗?”
“这个患者没做MRA吗?”王小鹏问。
“当时没做MRA,后来上了呼吸机,就更没办法做了。”李道轩回答。
“是啊,既有消化道出血,又有
“患者有无电解质紊乱?尤其是
“电解质我们每天都在监测,没有发生明显的紊乱,垂体加压素确实用过,但我们考虑到患者年龄快70了,可能合并冠脉、脑动脉的粥样硬化,垂体加压素有引起血压高、
“哎,都错了,白皎怎会如此大意,这个病人不是脑梗,是脑桥中央髓鞘溶解(CPM)!”王小鹏叹气道。
“怎么可能,脑桥中央髓鞘溶解一般发生在低钠血症患者快速补钠的过程中,而且这个患者的头颅MRI也没见到所谓的三叉戟征啊?”李道轩医生一脸惊讶,满腹怀疑。
“快速补钠后的CPM,只是CPM的原因之一,应用垂体加压素的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现CPM,再者疾病不会按照教科书来生,影像更不会按照教科书来长,CPM的常见影像不是三叉戟,而是三角形,而且这个三角形的尖端向前。”王小鹏说道。
“当然这不能怪你们,是我们神经科和影像科的责任。”王小鹏又说。
之后,针对CPM给予了此患者激素冲击治疗,虽然留住一命,却依旧卧床,终身残疾,有明显后遗症。
白皎为此深深自责,当然即便能提前2天确诊,也不见得愈后会更好,但医生当久了,容易形成惯性思维,司空见惯,不以为然,害人害己。需警钟长鸣,时刻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知识点: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的影像读片要点如下:
1. 顾名思义,CPM以脑桥为中心,很少累及中脑和延髓;
2. DWI是最优序列,比其他序列更早、更清楚的显示CPM病灶;
3. 病灶最常见的形状并非所谓的“三叉戟”、“蝙蝠翼”,而是类三角形病灶,尖端朝前。
鉴别:脑桥或延髓的急性横断面梗死,病灶也是类三角形,但尖端朝后,类似心形,也称“心形梗死”。至于为什么,大家业余时间看脑桥、延髓横断面的血管分布图吧。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