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军之鉴丨马军教授:NDMM患者ASCT后的“长治久安”之道
2024-06-05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4 ASCO年会入选了一项CARTUDE-2 II期、多队列、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估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cilta-cel)在多个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群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者报告了队列D的初步研究结果,选择了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一线治疗后未达到完全缓解(CR)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评估cilta-cel±来那度胺(len)维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脉通特邀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进行点评。


01研究方法


根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对MM的诊断标准,NDMM成年患者在接受4–8个周期的初始一线治疗(包括诱导、高剂量化疗和ASCT±巩固治疗)后,最佳缓解为<CR和≥疾病稳定,并且既往没有接受过CAR-T或抗B细胞成熟抗原(BCMA)一线治疗的患者,在淋巴细胞清除化疗开始后5–7天接受cilta-cel单药输注(目标剂量,0.75×106 CAR+活T细胞/kg)。


根据试验方案,对仅使用cilta-cel的前5例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估;随后,12例患者接受len持续维持治疗≥21天在接受cilta-cel≤2年后 。主要终点是基于下一代测序或流式检测的MRD阴性(10-5)。


02研究结果


截至2023年9月5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范围,5-39]),17例患者接受了cilta-cel治疗(有len,n=12;无len,n=5)。中位年龄为54岁;6%的患者有高危细胞遗传学;根据国际分期系统,所有患者在基线时均为Ⅰ期。在15例MRD可评估的患者中,有12例(80%)达到MRD阴性(10-5);MRD达到阴性的中位时间为1个月(范围:1-6)。总缓解率为94%(n=16/17;≥CR,94%)。未达到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至首次缓解的中位时间为1个月。18个月的无进展生存(PFS)率(研究者评估)和总生存(OS)率均为94%。CAR+T细胞在输注后达到峰值的中位时间为12天(平均2187个细胞/µL;SD 2102个细胞/μL),并且在中位时间43天(范围:26-209)内处于可检测状态。


所有患者均发生了3/4级的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TEAE)。血液学TEAE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94%)、淋巴细胞减少(65%)、血小板减少(47%)和白细胞减少(41%)。12例(71%)患者出现感染,其中3/4级的患者比例为29%。14例(82%)患者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中位发病时间为8天,所有CRS事件均为1/2级,中位恢复时间为3天。1例患者出现1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中位发病时间为7天,恢复时间为1天。6例患者出现了其他神经毒性并发症,分别为1例1级,4例2级,1例3级,中位发病时间为21天,恢复时间为70天(n=4)。无患者发生MNTs/帕金森综合征。根据研究者的评估,1例患者在第353天出现与治疗无关的3级MDS继发性恶性肿瘤。


03研究结论


在接受一线ASCT治疗后未达到CR的NDMM患者中,cilta-cel单药输注±len维持治疗展示出了持久的深度缓解。TEAE的发生与cilta-cel已知的安全性保持一致。这些数据显示,在一线ASCT后未达到CR的NDMM患者中,cilta-cel±len维持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马军教授点评


马军教授:在治疗药物、治疗方案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临床医生对于NDMM患者的治疗正在追求获得并维持深度缓解这一目标。目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ASCT后接受维持治疗可改善适合移植的NDMM(TE NDMM)患者的预后,在抑制残留病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如此,ASCT后维持治疗还可维持并改善一线治疗的疗效、保持和/或加深患者的缓解程度,同时预防/延缓疾病进展,因此ASCT后维持治疗对于MM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NDMM患者ASCT后的维持治疗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如len、硼替佐米伊沙佐米达雷妥尤单抗等。临床研究结果表明,ASCT后len维持治疗可显著改善标危MM患者的PFS,但对高危MM患者获益有限;伊沙佐米或硼替佐米维持治疗可显著改善高危MM患者的PFS;基于GRIFFIN研究最新结果,NCCN 2023 V1版指南新增了达雷妥尤单抗用于TE NDMM患者ASCT后的维持治疗。


本研究探索了ASCT一线治疗后未达到CR的NDMM患者单次输注cilta-cel联合或不联合len维持治疗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cilta-cel±len维持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一发现为TE NDMM患者的维持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TE NDMM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相信未来随着各项cilta-cel相关研究数据的丰富,TE NDMM患者能够真正实现临床获益,更加接近“治愈”的目标。


马军.jpeg

马军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

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专家组组长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总编辑

原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主任委员

原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Bertrand Arnulf, Tessa Kerre, Mounzer E,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 ± lenalidomide maintenance in 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 with suboptimal response to frontline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 CARTITUDE-2 cohort D. 2024 ASCO Abstract: 750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