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MT专家说丨双管齐下、防治同行,孔佩艳教授分享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防治进展
2024-04-24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4年第50届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EBMT)年会(EBMT 2024)于2024年4月14日至17日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会议涵盖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治疗研究相关的关键议题。值此之际,医脉通特邀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孔佩艳教授接受采访,谈一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和治疗。



医脉通: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Io-HSCT)常见并发症之一,它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产生重要影响。您和团队在2024 EBMT会议上发表了预防GvHD的相关研究,首先,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项研究。


孔佩艳教授:目前,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单倍体HSCT)在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并逐渐被广泛应用,但是移植后发生的GvHD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张曦主任的领导下,我们团队进行了一项预防GvHD的多中心研究,并入选了本次EBMT大会。这项研究纳入了超过200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移植第0天开始,为实验组患者输注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后第一个月每周给药1次,移植后第二个月每2周给药1次,移植后第三个月给药1次。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和慢性GvHD表现出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减少GvHD的发生率、减轻GvHD的严重程度,另外,安全性良好,没有增加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远期复发率。


医脉通:目前,GvHD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传统的免疫抑制剂在治疗GvHD方面有何局限性?是否有新的治疗策略或药物?


孔佩艳教授:目前GvHD的一线治疗药物是糖皮质激素。患者在出现急性GvHD时,环孢素作为预防GvHD的药物,通常尚未停止用药,这时我们首选加用糖皮质激素。这种治疗方案对皮肤GvHD通常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肠道GvHD或者肝脏GvHD的治疗效果较差。此外,该方案在安全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会使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难以控制;对于高龄患者,也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的风险;对于年轻患者,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芦可替尼联合激素治疗是一种新的方案,能够减轻长期使用激素产生的副作用,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受到了临床医生的推崇。我们通常会对接受HCST治疗后还未发生明显GvHD的患者,或者在GvHD高危患者造血重建前后小剂量使用芦可替尼。最近上市的ROCK2抑制剂对于治疗急慢性GvHD、难治性GvHD以及累及肝脏、胃肠道、肺等不同器官的GvHD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此外,抗CD25单克隆抗体以及一些仍在探索中的药物如伊马替尼伊布替尼等都可以尝试使用。


医脉通:GvHD的防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您认为应如何做好GvHD的个体化防治工作?


孔佩艳教授:GvHD的防治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个体化处理。在预防方面,可以根据供者类型、供者性别、供者年龄等不同供体条件,为患者个性化调整预防方案,对于高风险GvHD患者,会适当加强个体化预防方案。


在治疗方面,第一,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是否有基础疾病调整治疗方案,老年患者大多会面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问题,由于激素会使患者血糖和血压升高,芦可替尼会使患者血脂升高,在使用激素和芦可替尼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情况进行调整;针对GvHD高风险患者,根据受累器官,早期加用二线治疗药物。第二,GvHD的个体化治疗,可以通过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来判断GvHD激活的通路,从而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比如根据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等细胞因子的改变,选择相应的靶向治疗。第三,T淋巴细胞或者B淋巴细胞的激活也是制定个体化GvHD治疗方案的依据。在使用激素+环孢素一线治疗时,如果并未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检测T淋巴细胞的活性,判断环孢素等药物是否充分抑制了T淋巴细胞。若T淋巴细胞活性被充分抑制,但仍然出现GvHD,可以考虑选择靶向B淋巴细胞的药物,比如抗CD20单克隆抗体,这是一类在临床治疗中相对复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不断的研究,我们也许会研发更多的方法来检测与GvHD相关的通路,指导定制个体化防治的方案。


孔佩艳.jpg

孔佩艳 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止血和血栓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委员

中国南方肿瘤研究协作组淋巴瘤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血液学专委会委员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专委会委员

重庆市抗癌学会淋巴瘤专委会常务委员

重庆市抗癌学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委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