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日,在锦州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基层心血管病大会上,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介绍了中国基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特点和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图1 霍勇教授在授课
1、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特点
我国基层患者包括广大农村患者占70%左右及城镇社区包括基本社区和功能社区患者。据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统计,三甲医院卫生服务的工作量为9亿人次,二级医院为9.9亿人次,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服务的工作量高达38.1亿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60.8%。所以,基层医师的治疗水平影响着我国民众总体的健康水平。
中国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国,我国人群的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及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高血压的防控至关重要,它带动着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
图2 高血压防治的带动效应
2、加强基层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措施
1)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下移:关注基层医疗机构
2)建立有效的基层预防体系和急救体系
3)提高基层医疗人员的诊疗水平,定期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工作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