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在北京大学心血管转化医学论坛2013会议上,医脉通的编辑有幸采访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李建平教授,李教授就如何降低他汀治疗的残余心血管事件及如何进行联合降脂进行了解答,具体内容如下:
图 李建平教授在接受医脉通编辑的采访
医脉通:李教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医脉通的采访!强化降脂降低心血管风险,是否血脂“越低越好”?达到基线水平后是否还需要继续治疗?
李建平教授: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确实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提示,特别是在高风险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所谓的高风险是指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目前的趋势确实是血脂越低越好。
关于血脂水平达到基线后是否还需要继续服药?这个答案肯定的。因为,这些降脂药物并不能治愈
医脉通:他汀二级预防的冠心病患者仍存在心血管事件残余风险,如何降低这些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李建平教授:现在所谓的心血管残余风险,即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我们非常清楚的是二级预防一定是多个途径或者是多个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血脂在这些因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我们除了要控制血脂,患者的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及生活方式,这些是构成患者整体风险因素,所以,我们单独干预任何一个因素,都会有所谓的残余风险。就血脂本身而言,目前,我们最有证据的是他汀类药物,他汀实际上是干预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但就血脂方面还有目前我们未知的因素,比如大家过去探讨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药物,只是目前临床研究还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就血脂残余风险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内容。
医脉通:现在强调联合降脂,那么,请问如何制定合理的联合降脂策略?
李建平教授:其实,联合降压是一致推荐的,而联合降脂并不是一个强烈推荐的策略。那么,什么时候需要联合降脂?若患者既有明显的高胆固醇血脂症,又有非常明显的高甘油三酯血脂症,那么,这时我们既希望使用他汀来控制胆固醇,又希望利用贝特类的药物或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