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诱导性荨麻疹(CIndU)是一组由特定诱因诱发、以风团和/或血管性
分型与临床表现
根据诱因,CIndU可分为物理性和非物理性荨麻疹两大类,具体分型及其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慢性诱导性荨麻疹的分类分型和临床表现
诊断与临床评估
CIndU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诱因
表2 慢性诱导性荨麻疹的诱因激发试验
CIndU的病情评估主要包括疾病状态(疾病活动度和疾病严重程度)及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表3)。鉴于目前针对CIndU部分类型的特异性评估工具尚未汉化,推荐临床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已经汉化的专业工具对CIndU患者进行定期临床评估,比如荨麻疹控制评分量表(UCT)、慢性荨麻疹生活质量问卷(CU⁃Q2oL)、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等。
表3 慢性诱导性荨麻疹的临床评估工具
治疗
CIndU总体治疗原则是有效规避诱因,积极对症治疗,治疗流程见图1。
图1 慢性诱导性荨麻疹的治疗流程
一线治疗
推荐二代抗组胺药作为CIndU的一线治疗选择。最新的系统综述显示,
二线治疗
对一线治疗抵抗者,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推荐将抗IgE单克隆抗体作为二线治疗选择。
表4 奥马珠单抗治疗慢性诱导性荨麻疹的证据级别和推荐意见
三线治疗
对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考虑三线治疗。但三线治疗选择在不同CIndU类型差别较大,且证据级别不高,本共识基于现有临床研究报道的证据质量和治疗反应,并结合临床可操作性,对各类型CIndU的三线治疗药物的推荐进行了排序(表5)。
表5 慢性诱导性荨麻疹的三线治疗选择
少数患者如果突然出现症状和体征加重伴心血管症状(如
一直以来国内对CIndU的关注度偏低,临床诊治不够规范。并且,目前全世界仅欧洲过敏与临床免疫学会曾发布过CIndU的共识,但已6年未更新。本共识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IndU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制定,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规范诊治行为,提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成人皮肌炎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 55(11):939-948. doi:10.35541/cjd.2022042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