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实17携手胸外大咖,共话新Lung潮|全国肺癌云端论坛圆满落幕
2024-09-04

近年来围术期免疫治疗概念的兴起,不断刷新着肺癌领域的各项纪录。为探讨III期肺癌患者的围术期治疗策略,2024年5月15日19:00-21:30,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和君实生物主办的“17共话新Lung潮—全国肺癌免疫诊疗云端论坛”在线上召开,会议云集了多位全国肺癌领域胸外科大咖,共同围绕肺癌围手术期的免疫治疗学术前沿与临床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促进围术期免疫治疗的规范化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904181142.png


本次论坛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清华教授担任名誉主席,广东省肺癌研究所钟文昭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杨帆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刘宏旭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吴楠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张真发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谭黎杰教授等分别担任会议上下两部分的主持。来自湖南省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国内多家知名医院的专家们参与了学术汇报与讨论。


大会名誉主席周清华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当前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多种药物、治疗模式层出不穷,肿瘤医师与外科医生尤其需要紧跟前沿。针对近期相关研究中显示出的围术期免疫治疗巨大获益,更需要临床医生深入学习、实践。大会主席杨帆教授提出,免疫治疗对当前NSCLC诊疗格局已经带来了深远影响,作为多学科诊疗(MDT)团队中的中坚力量,外科医师应当积极拥抱变化,改变观念,充分交流临床实践中的经验与疑惑;大会主席刘宏旭教授则表示,NEOTORCH研究作为国内首个发表的围术期免疫治疗研究,开创了中国围术期免疫治疗的新局面、新时代,其中代表性的“3+1+13”模式非常值得深入学习探讨。


640.png

图1 大会主席开场致辞


Section I:“治愈”新时代


会议第一环节中,首先由湖南省肿瘤医院杨德松教授进行了题为《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新进展》的学术汇报。报告中,杨德松教授详细梳理了免疫治疗从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到新辅助+辅助的围术期治疗模式发展历史。并特别指出,其中NEOTROCH研究作为国内率先开展的围术期免疫治疗相关研究,取得了极为亮眼的研究结果,其独特的围术期“3+1+13”治疗模式,充分吸取了以往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NEOTORCH研究结果显示,特瑞普利联合化疗围术期治疗,相比围术期化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NE vs 15.1,P<0.0001),降低疾病进展风险高达60%,取得了令人惊艳的生存数据1。同时,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的围术期治疗将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提升了近25倍,主要病理缓解(MPR)率提升了近6倍1。同时,通过围术期治疗的治疗模式使得更多的III期患者获得了手术切除的机会1。因此也成为2024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中针对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唯一的I级推荐2


640 (1).png

图2 杨德松教授分享《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新进展》


随后,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燕翔教授进行了题为《围术期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策略探讨》的专题报告。燕翔教授从内科角度出发对当前围术期治疗中的多种治疗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燕翔教授指出,可切除的NSCLC患者术后复发的情况相对比较常见,而在III期NSCLC患者中,使用新辅助免疫治疗确实存在实现降期、扩大可切除人群的潜在可能。而从临床数据出发,当前新辅助+辅助的围术期治疗模式在生存数据方面表现确实有其理论上的必要性,这在III期患者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从临床数据的角度出发,NEOTORCH等围术期免疫治疗相关研究中III期人群的无事件生存期(EFS)数据更加明显,应当成为围术期免疫治疗的重点考量对象。同时,通过对研究亚组分析和meta分析,燕翔教授认为,PD-L1高表达患者、潜在可切除的III期患者,从围术期治疗中获益优势尤其明显,也应当作为围术期治疗的重点考量人群。


640 (2).png

图3 燕翔教授进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策略探讨》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之后,与会专家围绕围术期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方案制订、药物选择等方面展开了精彩的讨论。参与讨论的专家一致认为,NEOTORCH研究所表现出的卓越疗效在临床决策过程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分量。同时,特瑞普利单抗作为当前国内唯一获批NSCLC围术期治疗适应症的PD-1单抗,结合其优秀的药物经济性,也让临床医师在规范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40 (3).png

图4 与会专家进行第一环节讨论


Section II:“实践”新模式


会议第二环节,由山东省肿瘤医院郭洪波教授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梁骁教授分别带来了各自团队的典型病例分享。在郭洪波教授团队的分享中,通过对各病例中不同位置气管肿瘤的手术过程的总结与分析,对术式、入路以及麻醉和术中维持方式的选择与需求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梁骁教授的病例报告则分享了一例使用NEOTORCH模式进行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的老年肺腺癌患者诊疗经过。患者确诊IIIB期右肺上叶低分化腺癌(cT3N2M0),经过3周期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新辅助诱导治疗,成功实现pCR,并且在经过1周期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特瑞普利单抗单药维持治疗,持续保持病理缓解,治疗过程中仅出现轻微皮疹再次从临床实践角度证明了NEOTORCH“3+1+13”治疗模式的卓越疗效与良好安全性。


640 (4).png

图5 郭洪波教授与梁骁教授作病例分享


640 (5).png

图6 与会专家进行第二环节讨论


会议总结


在会议的尾声,本次会议主席周清华教授、杨帆教授钟文昭教授分别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杨帆教授首先对全体与会专家表示了诚挚感谢,表示本次大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交流与学习机会,令人受益匪浅。随后,周清华教授指出,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肺癌患者中占很大比例,只有将这部分人群的生存率提高,才能切实提高我国肺癌患者的生存现状。胸外科医师在手术前,应当充分评估病人是否应当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同时也应当积极参与制订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对于本次会议中专家学者热议的NEOTORCH研究“3+1+13”治疗模式,钟文昭教授表示高度认可。钟文昭教授表示,特瑞普利单抗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开创了多项先河。NEOTORCH研究开创的“3+1+13”模式也有引领未来的研究方向的巨大潜力,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中国学者能够参与和开展到大型的临床研究中,为我国的肺癌患者谋取更多福祉。


回顾全场会议,各与会专家围绕NSCLC围术期治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其中,NEOTORCH所开创的“3+1+13”治疗模式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与一致认可。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PD-1单抗代表药物,特瑞普利单抗屡次开创先河。2023年10月,特瑞普利单抗正式获美国FDA批准3成为我国首个获得FDA批准,出海美国的原研PD-1单抗。2023年年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经正式批准特瑞普利单抗围术期治疗适应症4特瑞普利单抗再次成为我国首个且唯一*获批新辅助+辅助治疗适应症的PD-1抑制剂。在今年4月发表的2024版《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中,新增特瑞普利单抗成为III期可切除NSCLC新辅助+辅助治疗首个且唯一*的I级推荐(IA类证据)2,再次彰显了特瑞普利单抗难以撼动的领先地位。衷心希望以特瑞普利单抗为代表的国产原研药物,能够在NSCLC围术期治疗领域再结硕果,造福更多肺癌患者。


*截至2024年5月15日



参考文献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M]. 2024年4月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4.
3.FDA. FDA approves toripalimab-tpzi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EB/OL].2023[2024-4-26].https://www.fda.gov/drugs/resources-information-approved-drugs/fda-approves-toripalimab-tpzi-nasopharyngeal-carcinoma.
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4年01月02日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发布[EB/OL].2024[2024-4-26]. https://www.nmpa.gov.cn/zwfw/sdxx/sdxxyp/yppjfb/20240102151646109.html.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