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一览 | 2025 CSCO指南会
2025-04-21 来源:医脉通胸部肿瘤

2025年4月18日-19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5 CSCO指南会在济南山东大厦盛大召开。本次大会汇聚全国肿瘤领域专家,聚焦指南更新、前沿进展及诊疗经验分享,助力推动临床决策升级与科研成果转化。


在小细胞肺癌(SCLC)专场,吉林省肿瘤医院柳影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毕楠教授和吉林省肿瘤医院李慧教授分别解读了《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版)》内科部分、放疗部分和病理及分子病理部分的更新要点。本文将更新要点进行集中整理,以飨读者。


内科部分


1.jpg

吉林省肿瘤医院柳影教授


一、推荐级别调整、新增


1. 广泛期SCLC一线治疗


上调“替雷利珠单抗+卡铂顺铂+依托泊苷4周期后替雷利珠单抗维持治疗”为I级推荐。


上调“特瑞普利单抗+卡铂或顺铂+依托泊苷4-6周期后特瑞普利单抗维持治疗”为I级推荐。


新增“贝莫苏拜单抗+安罗替尼+卡铂+依托泊苷4周期后贝莫苏拜单抗和安罗替尼维持治疗”为I级推荐。


2. 复发SCLC二线治疗


上调“芦比替丁”为I级推荐。


3. 局限期SCLC一线治疗


对于超过T1~2N0的LS-SCLC患者,新增“同步放化疗后未进展者接受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为II级推荐。


二、注释部分新增、更新


1. 广泛期SCLC生存随访数据更新


ASTRUM-005研究3年随访数据


lMpower133 研究中位随访数据


2. 广泛期SCLC维持治疗数据更新


探索性分析IMpower133研究中维持治疗数据


DeLLphi-303研究


DURABLE研究


3. 研究数据更新


评估阿得贝利单抗联合一线化疗后序贯胸部放疗(TRT)治疗广泛期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曲拉西利预防SCLC一线治疗骨抑制已经纳入医保。


4. 创新药物研发


靶向DLL3/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蛋白:Taratamab。


B7H3 ADC:1-DXd、HS-20093、YL201、DB1311/BNT324。


Trop-2 ADC: Sacituzumab Govitecan、SHR-A1921。


SEZ6 ADC:ABBV-706。


DLL3 ADC: ZL-1310。


5. 新增三个医保覆盖药物


替雷利珠单抗、抗体特瑞普利单抗、曲拉西利


放疗部分


2.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毕楠教授


1. 局限期 SCLC 胸部放疗


1)辅助放疗


R1/R2切除需要术后放疗。对于R0切除患者,研究发现,术后N2患者辅助放疗能够提高OS(22个月 vs. 16个月),因此推荐术后N2患者接受辅助放疗。一项基于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NCDB)的回顾性分析显示,与未行辅助放疗相比,N1患者辅助胸部放疗的5年生存率提高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基于两组样本量不均衡,且缺少局部复发数据,建议术后N1的患者可行辅助放疗,同步或序贯均可。一项纳入11项回顾性研究7694例行手术切除LS-SCLC患者的分析同样证实了上述结论。


2)放疗总剂量和分割方案更新


一项来自中国III期随机对照研究(NCT03214003)对比了高剂量(PTV给予45Gy/30次,GTV同步加量至54Gy/30次,每天2次)和标准剂量(PTV均一剂量给予45Gy/30次,每天2次)两种超分割方案,结果显示高剂量分割方案可显著延长OS和PFS。


3)PCI更新


局限期SCLC前期经过根治性化疗和胸部放疗,获得较好疗效(PR/CR)的患者,行PCl,可以降低颅内转移的概率并提高整体生存率。联合免疫巩固治疗,行PCI患者3年OS率为62.1%,优于未行PCI者(50.2%)。


对于高龄(>65岁),PS>2分,有神经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不建议行PCI。治疗前行脑核磁(MR)检查和核磁随访,PCI获益可能有所下降,需要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未行PCI的患者,建议密切随诊颅内情况,如无禁忌症第一年推荐每3个月复查脑MR,以后推荐每半年复查脑MR,以及时发现脑转移病灶行挽救放疗。


2. 广泛期SCLC 一线治疗


注释更新:标准一线阿得贝利单抗+依托泊苷/顺铂或卡铂后,序贯TRT(大于等于30Gy/10次或大于等于50Gy/25次),同期并维持阿得贝利单抗治疗,毒性可接受,ORR为71.6%,中位PFS为10.1个月,OS达21.4个月)。


3. 放疗并发症的处理


1)在“一、放射性肺损伤”的注释部分中增加如下描述:


II期研究发现吡非尼酮联合标准疗法能够改善放射性肺损伤(RILI)患者的肺功能、轻到中度放射性纤维化、无急性肺恶化生存。


2)在“四、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注释部分中修改完善如下描述:


放射性皮肤损伤应保护皮肤损伤部位,防止外伤和各种物理或化学刺激;消除炎症、防止继发感染,促进组织愈合;对经久不愈的溃疡,可手术治疗;在合并有急性放射病时,全身和局部病变可互相影响,因此,在进行局部治疗的同时,应积极进行全身治疗。


3)在“五、放射性口咽黏膜炎”的注释部分中新增如下描述:


镇痛治疗是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管理的关键措施,以局部用药为主。利多卡因含漱和芬太尼鼻喷雾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中度疼痛推荐小剂量控释羟考酮,提高生活质量。疼痛加重时,推荐使用吗啡或芬太尼等镇痛药。


病理及分子病理部分


3.jpg

吉林省肿瘤医院李慧教授


1.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新增分类及基因组分型


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低、中、高3个级别中,新增中-高级别;在分化好的2个类癌类型中,新增1个类型。


根据基因组特征,将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进一步分为3型:SCLC样、NSCLC样、类癌样。


2. 分子标志物


研究发展迅速,包括多组学技术揭示肿瘤及微环境生物学特征、探索临床转化的高级别证据研究、液态标志物(CTC)与药效相关性研究。


在注释5、9、11、12中新增了四项中国学者代表性、引领性研究成果。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