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类固醇注射仅轻微缓解某些腰痛
2015-09-14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显示,硬膜外注射皮质类固醇只能有限的短期缓解神经根病,且对椎管狭窄没有明确的益处。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尽管与疗效证据不符,类固醇注射仍非常常见,并越来越多的用于治疗神经根病和椎管狭窄。


文章的主要作者,来自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Roger Chou博士称:“硬膜外注射只是众多治疗腰痛方法中的一种,因此了解其风险与获益对于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明智的选择至关重要。”他们的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8月24日的《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


可疑获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汇总了30项比较硬膜外注射皮质类固醇和安慰剂干预治疗神经根病安慰剂对照研究和8项比较注射皮质类固醇和安慰剂治疗椎管狭窄研究的数据。


Chou博士表示:“对于神经根病(通常假定由于椎间盘突出所致),相较于安慰剂干预措施,硬膜外注射皮质类固醇与前2周疼痛和功能较小的获益效果具有相关性,但之后在长期随访过程中该获益亦不复存在。”


然而,研究人员指出,上述效果低于预定的最小临床显著差异阈值:疼痛量表15分(0-100),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10分,Roland-Morris残疾问卷5分。


脊椎注射与短期内手术风险降低具有相关性(相对危险度, 0.62; 95% 置信区间, 0.41 - 0.92),但这些效果也随着长期随访而消失。


Chou博士称:“对于椎管狭窄,硬膜外注射皮质类固醇在任何结局指标方面均不优于安慰剂。”


他补充道:“我们的确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方法观察这些证据,看看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与更大注射获益相关的因素,包括注射技术的使用,运用成像指南,其他技术因素和患者因素。然而,不管我们如何观察这些数据,结果都是非常的相似。”


Chou博士指出,即使采用不同的安慰剂干预类型,如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硬膜外局麻、软组织注射、无注射,研究结果仍无显著差异。“实际上,不管患者接受哪种安慰剂干预措施,结局改善表明有很重要的安慰剂效应。”


研究人员指出,研究中严重不良事件似乎是罕见的,但报告的不良事件是效果不理想。


Chou博士称:“对于患者来讲,了解这些信息非常重要,可以使他们做出明智的选择,因为人们所认为的这些措施的获益大于其自身益处。”


作者指出,他们的分析局限于英语语言的研究;一些荟萃分析基于少量的试验(尤其是椎管狭窄),而且大多数研究有方法学上的“缺陷”。


针对该研究,来自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塔夫茨大学医学中心的Raveendhara R. Bannuru博士称:“皮质类固醇不能提供长期或持续的腰痛缓解,这一发现并不足为奇。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是否还有任何亚组患者能够从皮质类固醇注射中获益。”


医脉通摘译自:Steroid Shots Offer Little Relief for Some Low Back Pain. Medscape. September 09, 201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