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治疗无症状性细菌尿或无临床获益
2015-06-10 来源:环球医学资讯

无症状性细菌尿是一种隐匿型尿路感染,其细菌来自肾脏或膀胱。无症状性细菌尿约半数有发展成症状性尿路感染的可能。2015年4月发表在《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的一项系统评价研究表明,抗生素治疗无症状性细菌尿无临床获益。


背景:通常在60岁以下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中检测到无症状性细菌尿。此病抗生素治疗的益处存在争议。


目的:评估成人中无症状性细菌尿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体目的是评估1)抗生素预防症状性UTI的发生、UTI-相关并发症、总死亡率、UTI-相关死亡率和细菌尿的消失;2)通过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尿中生长的细菌的抵抗性评估抗生素治疗抵抗性的进展;和3)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检索方法:通过联系试验的检索协调员,使用与此评价有关的检索词,我们检索了直到2015年2月24日的Cochrane肾脏组的专门登记数据库。


选择标准:纳入抗生素vs安慰剂/无治疗的成人无症状性细菌尿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半RCTs。关注的结局是症状性尿路感染(UTI)的发生、并发症、死亡、任何不良事件、抗生素抵抗的发生、细菌学治愈和肾功能下降。


数据收集和分析:2位作者独立提取数据并评估研究质量。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达为风险比(RR)和95%置信区间(CI)。


主要结果:此评价中我们纳入9项研究(1614名参与者)。抗生素和安慰剂/无治疗组之间症状性UTI(RR 1.11,95% CI 0.51~2.43)、并发症(RR 0.78,95% CI 0. 35~1.74)和死亡(RR 0.99,95% CI 0.70~1.41)相似。抗生素对细菌学治愈更有效(RR 2.32,95% CI 1.11~4.83),但此组中也发生更多不良事件(RR 3.77,95% CI 1.40~10.15)。研究中未观察到肾功能下降;少量的数据关于抗菌治疗后耐药菌株的出现。纳入的研究为中和高质量,对治疗和随访的不同持续时间使用不同治疗,不同人群,但这好像不影响评价的结果。


作者的结论:在症状性UTI的发生、并发症或死亡方面,无症状性细菌尿的抗生素vs无治疗之间未观察到差异。对于细菌学治愈,抗生素优于无治疗,但不良事件显著更多。在此评价纳入的研究中,治疗无症状性细菌尿无临床获益。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