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散光人工晶体植入的效果
2014-06-06 来源: 眼科时讯
关键词: 散光 人工晶体 角膜

随着手术医师使用散光人工晶体(toric IOLs)的频次增加,不断优化手术效果显得非常重要,据一位演讲者报道。


“首先,患者应停戴角膜接触镜一段时间,特别是对于佩戴硬性角膜接触镜(RGP)的患者,因为硬镜会影响角膜的形态。有一些患者佩戴RGP可能超过10年,则需停戴数周使得角膜恢复到稳定状态,”Pepose医生在意大利眼科学会和眼外科新闻(OSN)联合年会上说。


如果有干眼" target="_self" title="">干眼和眼表疾病,应及时确诊并治疗,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另一个关键点是优化切口和切口位置,以最大限度降低术源性散光(SIA),他说。


“一般来说,上方和鼻侧切口比颞侧和颞上方切口引起的SIA更大。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切口长度影响角膜生物力学,从而引起SIA,”Pepose医生说。


最后,仔细辨别不规则散光,警惕顿挫性圆锥角膜,Pepose医生提醒到。


“如果显然验光轴向与角膜曲率计轴向不相一致,最好不要植入toric人工晶体。这些患者术后可能需要继续佩戴硬性角膜接触镜才能达到更好的视力,这将失去植入toric人工晶体的初衷。”他说。


还应该考虑到角膜后表面散光,从而避免在评估散光度数和轴向时出现误差。“散光轴向每出现1度的偏差,toric人工晶体的效果将降低3.3%,如果离轴达到10度,则toric人工晶体的效果将丢失三分之一,”Pepose医生说。


可以通过角膜地形图直接获取角膜后表面散光,也可以通过术中像差仪间接获得。新一代光线追迹公式更为高效,能够将83%以上的患者测量偏差控制在±0.5D范围内。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