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推出中大剂量激素治疗风湿性疾病新建议
2014-03-26
关键词: 风湿病 糖皮质激素

数十年来,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多种风湿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不良反应使人们在应用过程中顾虑颇多。为规范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减少不良反应,2007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发表了《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风湿性疾病的建议》。


但这一建议主要遵循的证据多集中于低剂量糖皮质激素(7.5 mg/d泼尼松或等价其他糖皮质激素),而在多种风湿性疾病中均需中大剂量糖皮质激素(7.5~100 mg/a泼尼松或等价其他糖皮质激素)治疗。因此,针对中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风湿性疾病的收益及风险进行评价,以指导临床应用势在必行。


2013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召集了来自7个欧洲国家的8名风湿病学专家、1名内分泌学专家、1名风湿病学/统计学专家、2名研究员及4名风湿病患者代表组成糖皮质激素治疗协作组,在PubMed、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中对全身应用中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和整理,通过Delphi法,最终从126条建议中筛选出“患者教育与预防”、“剂量及风险.收益比”及“监测”3类共10条。


随后,对这10条建议进行循证分析,并制定推荐级别:推荐强度采用A.E分级(A:绝对推荐;B:强推荐;C:中等强度推荐;D:弱推荐;E:不推荐)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100 mm,O=不同意、100=完全同意);证据水平参照1999年Shekelle等13制定的评价标准。我们对此10点推荐意见进行介绍,以飨读者,见表1。


表1中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的推荐意见

以上各项建议并非根据重要性排序,仅反映糖皮质激素应用管理的逻辑顺序。对于部分读者来说,以上建议可能稍显模糊及分散,但这正是因为此建议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避免了过多来自专家的意见及共识。


建议形成过程中发现,糖皮质激素细胞水平作用机制及中大剂量激素不良反应方面的证据尤为欠缺。因此,建立中大剂量激素不良反应的数据库,严格设计评价激素应用时机、剂量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试验十分必要。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 年11月17卷11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