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2013]徐兵河教授专访:乳腺癌内分泌及靶向治疗策略
2013-09-30 来源:医脉通

2013年9月25日-29日,第十六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3年CSCO学术年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在本次大会上医脉通就乳腺癌内分泌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及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案选择等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徐兵河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徐兵河教授接受医脉通采访)


医脉通:徐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医脉通采访。2013年,国内外公布了多项乳腺癌内分泌的研究,请您为我们盘点一下,我们该从这些研究中吸取哪些内容?


徐兵河教授:乳腺癌的研究比较多,最重要的研究是三苯氧胺和他莫昔芬的研究。2001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发表了NSABPB-14的临床试验,是一项比较他莫昔芬10年和他莫昔芬5年的研究。结果显示5年的疗效比10年更好,10年时疗效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最近1年又发表了另外2项临床试验的结果,其中一个是ATLAS临床试验,这两项临床试验的结果都显示十年的三苯氧胺比五年更好。这两项研究推动了NCCN等指南的更新,这是最重要的亮点。在今年的NCCN指南最近一版建议,无论是绝经前还是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在三苯氧胺五年后可以考虑继续使用五年。St Gallen专家共识上也有89%的专家建议部分患者可以考虑给予三苯氧胺十年治疗;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


为什么这些研究结果能够推动指南的更新呢?我认为,这是两个研究证据很足的结果。之前的B14的临床试验结果为什么是阴性的?可能跟它入选的患者是大部分是低危患者有关系,这样用5年三苯氧胺就可以了。今年这两个临床试验选择的是一般的患者,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所以这三个研究提示,三苯氧胺10年是可以考虑的,但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患者,对于高危的患者可以使用10年,当然,中间也可以换其他药,如果患者绝经的话可换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


第二个内分泌方面的进展是内分泌治疗和靶向药物的联合。之前有内分泌药物和抗HER-2药的结合。最近又发表了芳香化酶抑制剂和m-TOR抑制剂的联合,例如,依西美坦联合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比单用依西美坦的效果好,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从4个月延长到11个月。过去内分泌治疗单独使用比较多,现在它和某些信号传导途径的药物联合比较多,这样就有可能克服内分泌治疗的耐药性,从而提高疗效。


医脉通:在本次大会设立了mTOR靶向治疗论坛, 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也得到FDA多项适应症的批准,您认为这样的药物应用前景是怎样的?


徐兵河教授:mTOR抑制剂研究比较多,在肾癌的治疗中取得成功,但是在乳腺癌中的研究未获成功,这可能与药物本身有关,也可能跟研究的设计有关,依维莫司是第一个被证实的与内分泌治疗联合能够提高疗效的药物,而且是第一个成功上市的mTOR抑制剂。所以我觉得mTOR抑制剂不但能够和内分泌治疗联合,也可以跟靶向药物及化疗药物联合,这方面可以进一步探讨。依维莫司用于临床可以克服内分泌治疗的耐药性,也可能克服其他抗HER-2药物的耐药性。所以,我认为该药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


医脉通:这是一个具体的一个病例,三阴性乳腺癌术后三年出现肝、肺、骨、患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既往辅助化疗AT方案6周期,那么现在解救化疗该如何选择?


徐兵河教授:三阴性乳腺癌出现转移的时间点是术后2-3年之内,大概85%的患者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复发或者转移,而5年后转移的几率较小。因此,三阴性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化疗,而且这种类型的乳腺癌对化疗是比较敏感的,但它的缓解期比较短。所以,往往开始几个治疗周期有效,而继续治疗的时候出现肿瘤的进展。所以对于这个患者,可以选择的治疗还是很多的。


首先是化疗药,DNA环化剂对三阴性乳腺癌比较敏感,例如,铂类药、环磷酰胺等都可以考虑,此外,紫杉类药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今年年初,我们在国外的《Annals of oncology》发布了一篇文章,是一项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与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比较的小样本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前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后者,不但能提高有效率而且能够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这项研究结果还需要进行大样本的Ⅲ期临床试验来进一步证实。国内外也在做相关的研究工作,我相信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铂类药对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


第二,可以考虑的是抗血管生成药物,例如贝伐单抗,虽然在乳腺癌的治疗中还没有被批准(中国),但是在一些研究的亚组分析和小规模的Ⅱ期临床试验中证实它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比较好。为什么抗血管生成的药物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较好呢?我认为,三阴性乳腺癌的细胞增殖比例比较高,新生血管比较活跃,所以使用这类药物加联合化疗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第三,可以考虑给予患者维持治疗,因为三阴性乳腺癌的缓解期比较短,应尽量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或无进展生存期。选择哪种药物进行维持,需要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探讨。首先要有效,第二毒性要低,第三应该使用相对比较方便,符合上面3个条件的药物可以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维持治疗药物。


第四,对于这类患者,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临床试验,因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总体预后比较差,而目前有很多关于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试验,包括靶向药物、化疗药物等新药或新方案的临床试验。因此,我们可鼓励患者参加这些可能会受益的研究。


点击进入>>>第十六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3年CSCO学术年会专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