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non-HDL-C作为降脂治疗靶标更优
2013-09-18 来源:医师报

近期,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AS)公布全球血脂代谢异常处理指南。该指南以来源于多个领域的证据为依据,明确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性胆固醇既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可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但更支持以后者作为降脂治疗靶标;强调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一级预防重在生活方式干预,而二级预防需依靠药物;血脂代谢异常患者的ASCVD风险评估应评估长期风险,而非短期风险;此外,风险评估应校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基础风险。


降脂靶标


指南指出,高LDL-C血症是ASCVD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降低LDL-C是降低ASCVD风险的主要措施。LDL-C是降脂治疗的重要靶标。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也是降脂治疗重要靶标。LDL-C和VLDL-C总称为non-HDL-C。因此,non-HDL-C可替代LDL-C作为降脂治疗靶标。non-HDL-C可在非空腹状况下准确检测,而LDL-C却不行。因此,IAS更支持以non-HDL-C作为降脂治疗靶标。IAS指出,总胆固醇常用来进行风险评估,但并不是降脂治疗可靠靶标,仅适用于无法获得各脂蛋白胆固醇数据的情况。


一级预防目标


IAS根据随机对照研究、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和基因流行病学研究三方面证据来定义:LDL-C水平目标值<100mg/dl(2.6mmol/L);non-HDL-C目标值<130mg/dl(3.4mmol/L)。这些目标值最适合高危人群。值得注意的是,IAS并未提出不同临床情况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的目标值。IAS指出,强化降脂治疗应根据长期风险而定。


风险评估


IAS指出,除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外,吸烟、高血压、糖尿病、HDL-C水平降低和ASCVD家族史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可用作总风险评估。既往指南大多采用10年风险评估来定义绝对心血管风险。然而,IAS认为,评估长期风险更恰当,此类评估工具包括Framingham和QRISK评分体系。前者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后者则包括传统危险因素、ASCVD家族史和体质指数。两种评估模型各有优点,IAS建议采用Framingham评分体系作为核心评估模型;绝对总风险>45%、30%~44%、15%~29%和<15%依次归为高危、中高危、中危和低危人群。


一级预防措施


IAS指出,血脂代谢异常患者应根据ASCVD长期风险来决定治疗强度。IAS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实际上主要是“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的一种疾病”。无论如何,生活方式干预是首选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高危、中高危、中危人群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应用降脂药物(表1)。若高危或中高危人群的长期风险来自于非血脂危险因素,则不一定需要降脂治疗。


表1 IAS对不同风险人群的降脂治疗建议

80岁时风险水平

  低危

(<15%)

  中危

(15%~24%)

  中高危

(25%~40%)

  高危

(>40%)

治疗强度


中等强度中高强度高强度

具体治疗

遵循公共卫生建议

最佳生活方式干预+选择性地降脂药物

最佳生活方式干预+考虑用降脂药物

最佳生活方式干预+应用降脂药物

注:公共卫生建议应包含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中危人群用降脂药物仅限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胆固醇水平升高者;无费用担忧的中高危人群可应用降脂药物;高危人群应用降脂药物应足量,以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性胆固醇水平达标。


生活方式干预


IAS建议如下:(1)饱和脂肪酸总摄人量占摄入总能量的7%以下,至少应在10%以下,反式脂肪酸比例<1%,膳食胆固醇摄入量<200mg/d。(2)多摄入水果、蔬菜和纤维;适当摄入富含n-3脂肪酸的鱼;.摄入低钠(<2g/d)高钾食物;饮酒适量。(3)每日至少中等强度运动30min,且必须为有氧运动,同时需要减肥者适当加大运动量。(4)伴代谢综合征者应增加运动量,同时注意减肥。


二级预防


IAS指出,对于已患ASCVD者,LDL-C目标值应<70mg/dl(1.8mmol/L),而non-HDL-C目标值<100mg/dl。大多数ASCVD患者需用最大剂量他汀治疗,部分患者还需加用依折麦布或胆汁酸树脂。IAS强调,即便已应用最大剂量降脂药物,生活方式干预仍然不能忽视。当然,其他ASCVD危险因素也应一并干预。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