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显示,一个调控人与动物的恐惧的基因可能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有关,这种OPRL1基因表达孤啡肽分子的受体。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以孤啡肽(nociception,Orphanin FQ)受体作为标靶的药物可防止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症状的发生。军事作战或意外伤害等具有高度创伤性的情境会造成个体应激压力增高并触发恐惧,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最终可以康复并重新正常地生活,但患有PTSD的人在创伤性事件数月甚至数年之后仍会持续感受到高度的焦虑和恐惧。这种机制的药物可被用于这些个体以降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性。
Raul Andero Gali及其同事让小鼠接触应激性处境并对其进行恐惧测试。研究人员发现,小鼠杏仁核中的OPRL1基因调控不良。他们还发现,携带变异OPRL1基因的、曾受严重创伤的非军事人员(如儿童时期被虐待的受害者)在区别安全环境与危险环境时会有困难,而区别这些环境正是PTSD的一个核心症状。这些个体处理恐惧与疼痛过程的脑区也更加活跃。综上,OPRL1可调控人类与动物中的恐惧反应。此外,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以OPRL1基因为标靶的新药。将此药直接注射到接触创伤性刺激之后不久的小鼠的杏仁核内,能减少这些小鼠恐惧记忆的形成。恐惧记忆的形成及处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