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关节炎为何会反复急性发作?张卓莉教授详解困境与破局进展
2025-11-06


痛风已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痛风是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并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后沉积而诱发的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1]痛风患者复发风险较高,且随着病情进展,发作频率逐渐增加,发作时间逐渐延长,部分患者痛风发作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关节肿痛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


随着对痛风发病机制的深入探索及治疗药物的不断革新,IL-1β抑制剂等创新治疗手段的重磅问世使痛风治疗模式逐渐发生革命性改变,不仅为传统治疗无效的痛风患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更在降低复发风险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基于此,医脉通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卓莉教授就“防控痛风复发与反复发作的临床优化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痛风规范化管理提供独到的见解。


张卓莉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 国家临研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 曾经在英国及荷兰工作四年

  •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委

  • 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风湿免疫病预防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副主编

  • 获得国自然重大、面上等30多项资助,获得多个奖项

  • 发表文章500余篇,包括 NEJM、BMJ、ARD、Lancet Rheumatol、Arthritis Rheumatol、Blood、Eur Respir J、JAAD等国际顶级杂志

Q

医脉通:痛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许多患者即使接受治疗后仍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从临床角度来看,您认为导致痛风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对患者的长期健康管理带来了哪些挑战?


张卓莉教授



在我国,痛风这一疾病负担越来越沉重。成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约为14%,患者人数近2亿;痛风患病率约为1%~3%,患者人数逾千万,且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3-4]目前,痛风仍缺乏根治性的治疗方法,患者面临着较高的复发风险。有调查研究显示,近40%的痛风患者在过去一年中至少有两次复发记录。导致痛风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包括:



  • 治疗达标率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重在管理,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60μmol/L,维持血尿酸长程达标是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的主要原则之一,长期规范达标治疗可使痛风石缩小或消失,关节症状和功能改善,有效减少痛风发作[4]但我国痛风患者中血尿酸达标率仍偏低,临床实践在追求达标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挑战。未达标的痛风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炎的急性发作和反复发作,进一步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以及肾功能恶化风险。


  • 治疗依从性差。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依从性不足,常间歇性用药,导致疾病控制不佳[5]痛风属于代谢相关性疾病,与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够,所以存在改变一些生活方式就可以“不疼就不治”的错误概念,使得部分痛风患者持续高尿酸血症,但并未进行规范化降尿酸治疗,进而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里反复沉积,形成关节炎反复发作


由此可见,建立痛风患者长期规范管理的正确观念,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减少痛风反复发作的关键所在


Q

医脉通: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主要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痛风关节炎的反复发作?这些治疗策略的实际效果如何?您认为在现有的痛风长期管理方案中,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张卓莉教授



临床实践中,通过规律的降尿酸治疗,实现持续达标,是减少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反复发作的核心策略[1,4]此外,改善生活方式也同样重要,通过适当的运动、健康的饮食习惯,可有效减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1,4]


值得注意的是,痛风发作过程中会形成急性炎症,即使在炎症消失后,部分患者会发展成慢性炎症状态。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临床需采取控制炎症的治疗措施,包括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对于严重或顽固性痛风患者,临床可选择其中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在启动降尿酸治疗初期,往往也需要采用抗炎治疗,预防后续的痛风急性发作。痛风反复发作的患者处于慢性持续的炎症状态,在临床中有效持续抗炎能够减少关节肿痛的反复发作。但目前这三类炎症控制药物在不同的方面存在局限。非甾体抗炎药增加胃肠道损伤的风险,尤其对于有消化道出血病史或者高风险患者。秋水仙碱的有效剂量和毒性剂量非常接近,胃肠道反应及肝损伤发生率较高,导致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临床上用于预防痛风发作,通常使用非常小的剂量。另外,痛风患者常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糖皮质激素不宜长期使用[4]


Q

医脉通:伏欣奇拜单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药物,近期在我国获批用于痛风治疗,它在降低痛风复发风险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优势?您如何看待这类创新药物对未来痛风治疗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


张卓莉教授



近年来,随着痛风患病率的不断上升,痛风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逐渐意识到痛风并不单纯是一个代谢性疾病,更是炎症性疾病。随着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许多细胞因子,尤其是IL-1β在整个痛风炎症过程中持续存在,且和痛风严重程度正相关[6]因此,IL-1β成为痛风治疗的创新靶点之一。


伏欣奇拜单抗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针对IL-1β的创新生物制剂,可直接作用于IL-1β,阻止其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在根本上阻断后续炎症级联反应,有效控制炎症。该药已在中国完成了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复方倍他米松组相比,伏欣奇拜单抗治疗12周,复发风险显著降低了90%(HR=0.10,p<0.0001);治疗24周,复发风险显著降低了87%(HR=0.13,p<0.0001)[7]此外,还有研究显示,与依托考昔相比,伏欣奇拜单抗治疗12周,痛风关节炎复发风险降低了60%[8]。因此,伏欣奇拜单抗的上市,在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管理方面,已经达到非常显著的疗效,且明显优于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三类传统抗炎药物。不仅疗效优异,在安全性方面,III期临床研究期间,伏欣奇拜单抗组未发生任何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且无患者因不良事件导致治疗暂停或退出


以上临床研究显示伏欣奇拜单抗兼具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同时,该药还具有另一显著优势——半衰期长,可以每半年用药一次,为痛风患者提供前所未有的治疗便利,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伏欣奇拜单抗已在中国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痛风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凭借卓越的临床数据与独特的药物特性,该药弥补了既往临床中传统药物的缺陷,为痛风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在庞大的患者群体治疗需求的背景下,伏欣奇拜单抗为改善患者长期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1):1-13.
[2]Jeong YJ, et al. Global burden of gout in 1990-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Eur J Clin Invest. 2023 Apr;53(4):e13937.
[3]Zhang M, et al.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Among Chinese Adults: Findings From Two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Cross-Sectional Surveys in 2015-16 and 2018-19. Front Immunol. 2022 Feb 7;12:791983.‍
[4]徐东, 朱小霞, 邹和建, 等. 痛风诊疗规范[J]. 中华内科杂志,2023,62(9):1068-1076.
[5]曹利娟,等.某院痛风患者疾病认知和诊疗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24):168-171.
[6]朱琳,等. 血清、滑液中IL-1β和COX-2水平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41(3):168-172.
[7]Xue Yu, et al. Firsekibart versus compound betamethasone in acute gout patients unsuitable for standard therapy: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The Innovation. 2025 June; 6(8):101015.
[8]Kong N,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irsekibart Compared to Etoricoxib for Gout Flares: A Phase 2, Multicenter, Open-label, Active-controlled, Randomized Non-inferiority Trial. Rheumatol Ther. 2025 Oct;12(5):975-990.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