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涵盖了多种病理状态,包括慢性
推荐意见:肠道菌群移植适用于除外
推荐意见:肠道菌群移植的禁忌证包括生命体征不稳定、严重肠道屏障损伤,禁忌人群包括严重免疫抑制者以及妊娠期女性。(A1)
推荐意见: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肠道菌群移植对CHB、AH、MAFLD、PSC、LC 及 HE 患者安全有效,对肝癌抗肿瘤治疗增加其敏感性或许有益。(B1)
推荐意见:选择粪便供体时,优先考虑非亲属标准供体,需经过全面筛查,包括健康信息、心理状态及实验室检查等。(B2)
推荐意见:肠道菌群移植供体应进行适当管理以维持其稳定性和持续性,包括定期健康复查、粪便样本留存检测。建议供体定期捐赠粪便,并保持健康饮食,避免高脂、高蛋白及刺激性食品,同时鼓励食物多样化和适量运动。(C2)
推荐意见:肠道菌群移植途径分为上消化道(口服粪菌胶囊)、中消化道(
推荐意见: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可能对肠道菌群移植的成功率产生负面影响,尽管在某些细菌的移植成功率方面有所提高,但整体微生物群的恢复和多样性可能受损。(B2)
推荐意见:较高剂量和频繁施治可有效恢复肠道微生物群平衡,降低复发率,且内镜下移植和新鲜粪便样本的效果优于其他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反应灵活调整肠道菌群移植的剂量和频次。(B2)
推荐意见:采取短期(24 h内观察耐受情况)结合长期(4周后评估症状及相关检测结果)随访,以全面评估疗效,并在必要时更换供体或重复治疗,随访应至少8周。(B1)
推荐意见:肠道菌群移植的不良反应以轻度消化道反应为主,且多为自限性,严格筛查供体和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可降低风险,同时应提供饮食建议并确保患者充分了解可能的不良反应以增强依从性。(B1)
推荐意见:对于患有慢性肝病的特殊人群,如儿童和妊娠期女性,肠道菌群移植的应用需谨慎。暂无患有慢性肝病儿童接受肠道菌群移植的报道,需仔细评估以确保其安全性,不建议为妊娠期女性实施肠道菌群移植,且在处理这些特殊人群时,医患信任、知情同意和透明沟通至关重要。(C2)
以上内容来源: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病相关消化学组. 肠道菌群移植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5,33(8):738-746.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