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观微 | 结直肠癌RAS和BRAF基因检测要点总结
2025-09-03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及中国均居前列。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分子标志物检测已成为CRC精准治疗的核心基石,但我国CRC分子标志物临床检测工作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一现状亟需引起重视,以推动我国CRC诊疗迈向更高水平。


RAS和BRAF基因检测

据《结直肠癌分子病理检测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


RAS、BRAF基因与CRC的关联

RAS和BRAF检测的临床意义

检测方法与技术

学习笔记


1 RAS、BRAF基因与CRC的关联


CRC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恶性肿瘤之一。RAS 基因家族中的 KRAS 和 NRAS 以及 BRAF 基因在CRC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RAS 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信号传导异常,使细胞增殖失控。而 BRAF 基因突变同样会引发细胞内的信号紊乱,促进肿瘤生长。这些基因的突变状态直接影响着CRC患者的治疗策略和预后。


2 RAS和BRAF检测的临床意义


治疗决策的关键依据


对于转移性CRC患者,RAS 和 BRAF 基因检测结果是决定是否适合接受抗 EGFR 治疗的关键因素。前瞻性临床研究及回顾性 Meta分析均证实,KRAS 和 NRAS 基因第 2、3、4 号外显子突变的患者无法从抗 EGFR 治疗中获益。而对于携带 BRAF V600E 突变的转移性CRC患者,抗 EGFR 治疗的效果也受限,非 V600E 的 BRAF 突变患者仍可考虑使用抗 EGFR 治疗。


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RAS 和 BRAF 突变是Ⅱ ~ Ⅲ期CR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与较差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以及较高的术后复发风险显著相关。这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更准确的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随访和管理计划。


3 检测方法与技术


检测手段


目前,RAS 和 BRAF 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主要有 Sanger 测序、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二代测序等。Sanger 测序是一种经典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通量相对较低。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则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适用于一些特定突变位点的检测。而二代测序技术通量高,能够同时检测多个基因的突变情况,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检测位点


RAS 基因突变检测应涵盖 KRAS 和 NRAS基因的多个外显子位点,包括第 2 号外显子的第 12、13 位密码子,第 3 号外显子的第 59、61 位密码子以及第 4 号外显子的第 117 和 146 位密码子BRAF 基因突变检测的重点则是 V600E 位点。对这些关键位点进行检测,可以确保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国家病理质控中心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结直肠癌分子病理检测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J].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5, 54(5): 448-462. DOI: 10.3760/cma.j.cn112151-20241206-00827.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