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 2型炎症和感染有怎样的关系?
➤感染是2型炎症的诱因之一:2型炎症具有对多种过敏原敏感、应答迅速等特点。感染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是 2 型免疫应答及2型炎症的诱因之一[1,2]。但2型炎症不全由感染引起,在皮肤,上下气道,和消化道都会有2型炎症,诸多过敏原、异物或自体异常的细胞等也会引起2型炎症[1]。
➤2型炎症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增加:反过来,2型炎症控制不佳还可能产生感染等不良事件。例如控制不佳的哮喘患者往往存在肺功能受损,血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持续存在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增多,出现复
➤因此,2型炎症和感染可互相影响,临床治疗中都要重视。
问题2. 抗炎治疗会不会导致更严重的感染?
➤ICS和OCS可能造成更多的感染:
➤生物制剂和免疫相关,需要进一步研究感染风险相关情况:生物制剂可精准作用于 2 型炎症通路,阻断免疫应答的关键环节[1]。例如一些生物制剂在严重哮喘中的使用会减少嗜酸性粒细胞(EOS),但 EOS 在宿主对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引起的感染的反应中发挥作用,能够利用先天防御机制来控制和清除感染或调节免疫反应,因此 EOS 降低有可能导致肺部感染[3]。不过对 EOS 缺乏的小鼠模型和人类病例报告的研究表明,EOS 耗损对感染免疫和其他潜在的宿主功能的影响微乎其微[3]。
因此生物制剂抗炎治疗与感染的问题,需要结合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
问题3. 生物制剂在这方面,有一些什么样的研究结果?
➤生物制剂 RCT 研究中感染风险不高:PROSPERO 研究中,1.4% 的
➤由于相关机制,生物制剂感染风险仍有理论担忧:然而,由于生物制剂在严重哮喘中的靶向途径涉及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因此在使用生物制剂时,对感染风险仍存在理论层面的担忧。
➤真实世界研究中的生物制剂肺炎数据:为了探究真实世界中的情况,近期一项研究对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30日期间提交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的不良事件(AE)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报告的肺炎病例中,使用
➤度普利尤相关的机制可能性:度普利尤单抗感染风险较低,可能是由于其阻断IL-4/IL-13,导致IL-23/IL-17轴活化增加。Th17细胞是CD4+ T辅助细胞的一个亚群,对于宿主防御和清除肺部的细菌和真菌病原体至关重要。一些研究表明,Th17细胞可能对人类肺部感染具有保护作用[3]。
➤研究只能表明生物制剂和肺炎存在潜在联系,而非因果关系,需进一步证实:该研究结果仅表明这些生物制剂与肺炎之间存在潜在关联,而非因果关系。尽管因果关系无法评估,但该研究显示的关联性仍值得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2型炎症性疾病机制及靶向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42):3349-3373.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3] Matera MG, et al. Biologics for asthma and risk of pneumonia. J Asthma. 2024 Jan 31:1-7.
[MAT-CN-2512642-Ver1.0 批准日期:2025年7月]本文章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学术交流或了解医学资讯目的使用,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推荐和推广。本文章所含信息不应代替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的医疗建议。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