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MET异常NSCLC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1的正式发布,我国在MET异常相关肺癌的精准诊疗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共识系统梳理了当前MET异常的检测技术与治疗策略,并结合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和指南推荐,为中国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规范的诊疗建议。在多种MET变异类型中,MET外显子14跳变作为
MET外显子14跳变NSCLC治疗陷瓶颈,传统治疗难破困局
MET通路的异常激活会导致凋亡抑制和迁移前信号,促进肿瘤的生长2,其异常形式多样,主要包括MET外显子14跳变、MET基因扩增、MET基因突变(主要是激酶区点突变)、MET基因融合及MET蛋白过表达等,其中,MET外显子14跳变属于典型的致癌突变类型3,4。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NSCLC人群中MET外显子14跳变的发生率约为0.9%-2.0%1,尽管该突变发生率较低,但由于我国肺癌患者基数庞大,因此携带MET外显子14跳变的患者绝对人数仍不容忽略。MET外显子14跳变NSCLC常见于老年患者,具有侵袭性高、预后较差等特点,多项研究证实,对于携带MET外显子14跳变的NSCLC患者,传统治疗手段疗效有限。既往数据显示,接受一线化疗的此类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仅为6.7个月,整体疗效不佳5。此外,免疫治疗在该人群中的应用也未能带来显著获益,MET外显子14跳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一线应用免疫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仅为17%-35.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1.9-4.9个月6,7。可见,当前针对MET外显子14跳变NSCLC患者的治疗选择仍然有限,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亟需更多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来改善其预后。
群雄并起,助力METex14突变NSCLC步入精准治疗时代
随着高选择性ME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ET-TKI)
赛沃替尼
020-504-00CH2是一项在MET外显子14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中进行的单臂、多队列、多中心、开放的确证性IIIb期研究,旨在评价赛沃替尼单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设计共包括3个队列:根据体重调整剂量对既往经治(队列1)以及初治(队列2)MET 外显子14跳变NSCLC人群赛沃替尼治疗,并在队列3中探索不同给药剂量在初治人群中的疗效8,主要研究终点为经独立评审委员会(IRC)依据RECIST1.1评估的ORR。
结果显示,在87例初治患者中,中位OS为28.3个月(95%CI:17.5-NE),36个月OS率为44.7%(95%CI:33.7%-55.0%)。而在79例经治患者中,中位OS为25.3个月(95%CI:20.5-30.5),24个月OS率为51.7%(95%CI:39.1%-62.9%)。此外,亚组分析表明,基线存在脑转移的患者同样能从赛沃替尼治疗中获益,初治和经治脑转移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5.3个月和25.3个月。此外,在安全性方面,62.0%的患者发生了≥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但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肝功能异常(17.5%)和转氨酶升高(27.1%)9。以上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赛沃替尼在MET外显子14跳变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不仅为既往经治患者提供了治疗选择,也为初治人群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此外,作为首个在中国人群中获得确证性IIIb期数据的MET-TKI研究,该研究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版)》已正式将赛沃替尼列为MET外显子14跳变Ⅳ期NSCLC一线治疗的I级推荐方案10。
谷美替尼
II期GLORY研究探索了谷美替尼单药用于伴有MET外显子14跳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在经盲态独立中心评估(BICR)评估的初治患者中,ORR达到70.5%(95% CI:54.8%-83.2%),中位OS为25.4个月(95% CI:11.7-NA);而在经治患者中,ORR为60.0%(95% CI:42.1%-76.1%),中位OS为16.3个月(95% CI:8.7-NA)。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的TRAE包括外周
伯瑞替尼
II期KUNPENG研究则评估了伯瑞替尼在c-MET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中,队列1针对既往未接受过MET-TKI治疗的MET外显子14跳变的NSCLC患者。结果显示,经BICR评估,队列1中患者的ORR为75.0%(95% CI:61.1%-86.0%),其中初治患者的ORR为77.1%(95% CI:59.9%-89.6%),经治患者的ORR为70.6%(95% CI:44.0%-89.7%),中位OS为20.7个月(95% CI:16.2-NE)。安全性方面,所有患者(100%)均报告了至少一种不良事件(AE),≥3级TRAE发生率为48.1%,其中最常见的TRAE包括外周水肿(82.7%)、QT间期延长(30.8%)和
特泊替尼
此外,II期VISION研究评估了特泊替尼用于治疗MET外显子14跳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亚洲亚组数据显示,初治患者接受特泊替尼治疗的ORR为64.0%(95% CI:49.2%-77.1%),中位PFS为16.5个月(95% CI:9.6-49.7),中位OS为32.7个月(95% CI:16.3-NE),与整体人群一获益致。安全性方面,≥3级TRAE的发生率为39.6%,最常见的TRAE主要为外周水肿(62.4%)、肌酐升高(38.7%)、
卡马替尼
II期GEOMETRY mono-1研究探索了卡马替尼用于MET 外显子14跳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在初治患者中,经BICR评估的ORR为68%(95% CI:55.0%-79.7%),中位OS达21.4个月(95% CI:15.2-0.5),而在经治患者中,经BICR评估的ORR为44%(95% CI:34.1%-54.3%),中位OS为16.8个月(95% CI:11.6-23.8)14。
总体而言,MET外显子14跳变患者的治疗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现有研究证据充分表明,MET-TKI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更佳的生存获益,亦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丰富的个体化治疗选择。未来,随着更多真实世界研究和长期随访数据的涌现,MET-TKI有望在该人群中进一步确立其核心治疗地位。
精准检测:MET外显子14跳变靶向治疗的先决条件
精准检测是指导用药的重要基础,《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5.v5)》15、《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版)》10等多个指南共识均推荐MET外显子14跳变为必检变异类型,并建议首选组织或细胞学样本进行检测。《MET异常NSCLC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1进一步推荐,所有晚期NSCLC(包括腺癌、鳞癌、
结语
随着高选择性MET-TKI的陆续问世,MET外显子14跳变NSCLC患者的治疗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进入以靶向治疗为主导的精准治疗新时代。《MET异常NSCLC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的发布,为我国临床医生提供了系统、规范的诊疗指导,然而,如何优化治疗顺序、合理排布多线用药、探索联合治疗策略,以及展开真实世界探索等,仍是亟待探索的关键方向。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结果的出炉,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造福广大患者。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号:CN-164214
有效期:2025-10-2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