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透视·优视界 | 8年糖龄、白内障术后DME患者的视力保卫战
2025-05-29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降低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4.2%~14.3%的1型糖尿病和1.4%~5.6%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DME,半数以上的DME患者遭受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


DME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其关键病理机制是由于血-视网膜屏障受损、视网膜血管的通透性增强及血管内物质渗出等。因VEGF在该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故抗VEGF药物被推荐为DME治疗的一线用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3岁,因双眼白内障手术后于2021年7月就诊。

既往史:2型糖尿病病史8年,自确诊后持续使用甘舒霖(50/5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进行血糖控制,控制尚可。2021年2月18日诊断为双眼干眼症。2021年3 月10日行右眼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

个人史:无特殊。

家族史:无特殊。

辅助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7.2%。

专科检查:

最佳矫正视力(BCVA):OD 65个字母;眼压(IOP):OD 11 mmHg。

影像学检查: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KP(-),前房清,深浅可,瞳孔圆,双眼IOL在位,视盘界清,C/D 0.3,网膜平,动静脉走形自如,右眼黄斑区可见少许出血,黄斑水肿右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ST)444μm。

图片

图1.患者眼底彩照


图片

图2.患者OCT图像,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诊断结果:右眼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治疗过程



2021年7月14日行第1次右眼玻璃体腔注射布西珠单抗治疗,注药后4周,患者BCVA提升至78个字母(较基线提升13个字母),CST从444μm下降至283μm,期间无AE。期间患者合并甘舒霖治疗糖尿病,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注药前后抗炎。


图片

图3.患者第1次注药后4周右眼OCT


2021年8月24日-2021年11月15日行3次右眼玻璃体腔注射布西珠单抗治疗。第4次注药后4周,患者BCVA稳定在79个字母,CST下降至269μm,黄斑区水肿消退,未见出血、渗出,无AE,合并用药同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4.患者治疗第6周-第24周OCT



2021年12月27日-2022年6月17日行3次右眼玻璃体腔注射布西珠单抗治疗。第5次注药后8周,患者BCVA提升至在85个字母,CST下降至267μm。第7次注药后4周(最后一次随访),患者BCVA稳定在82个字母,CST下降至264μm。期间患者出现咳嗽,予对症处理;轻度喉炎,未处理,AE与布西珠单抗及玻璃体注射无关,合并用药同前。

图片
图片

图5.治疗第28周(2022年1月25日)患者眼底彩照及OCT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6.患者治疗第32周-第52周OCT



图片

图7.患者使用布西珠单抗注射液治疗阶段BCVA变化曲线


图片

图8.患者使用布西珠单抗注射液治疗阶段CST变化曲线



分析与讨论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指出白内障手术可能造成房水内促炎因子和促血管生成因子过度表达,增加DR患者DME发病风险,促进DME发展2。有研究显示:该大型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表明:白内障手术后,所有DR级别的糖尿病患者发生“需要治疗的DME”的风险均显著增加,且术后3-6个月风险最高3。本例53岁女性患者4月前行白内障手术,就诊时BCVA为65个字母,且患有2型糖尿病8年,根据患者病史、症状、眼部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右眼糖尿病黄斑水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使用新一代超小分子药物布西珠单抗治疗。首次注药后4周,患者BCVA提升至78个字母(较基线提升13个字母),CST从444μm下降至283μm,注药后眼压保持稳定,未出现活动性眼内或眼周炎症。继续接受布西珠单抗治疗,第4次注药后4周,患者BCVA稳定在79个字母,CST下降至269μm,黄斑区水肿消退,未见出血、渗出。患者BCVA及解剖学结构改善良好,后3次注射间隔延长至12周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者BCVA及CST保持稳定。治疗期间未报告相关AE,提示布西珠单抗安全性良好。



专家点评



糖尿病黄斑水肿作为糖尿病患者中导致视力损害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管理一直是眼科领域中的一个挑战。随着抗VEGF治疗的兴起,DME患者的治疗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布西珠单抗是一种单链抗体片段。较小的分子量和无结晶碎片让布西珠单抗比全抗体拥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更佳的组织渗透性和更持久的效果。本例患者的成功治疗验证了其疗效,期望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生活质量和视力保护。


专家简介

图片

沈晔 教授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学科带头人

  • 浙江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主任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原副院长

  • 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眼视光学专业教学分指导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教育委员会委员

  • 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会长

  • 眼科学和视觉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中国民族医学会眼科学屈光学组副组长

  • 浙江省激光医学分会原主任委员

  • 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浙江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审批码BEO0047289-101024,有效期为2025-05-27至2026-05-27,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图片

参考文献

1. 马瑶, 等.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24,46(05):321-327.

2.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等. 中华眼底病杂志,2023,39(2):99-124. 

3. Denniston AK, et al. Br J Ophthalmol. 2017 Dec;101(12):1673-1678.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图片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