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病(ILD)是一组以慢性炎症和/或肺组织纤维化为特征的严重肺部疾病的统称。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疲劳、焦虑、抑郁、咳嗽以及运动耐力下降等症状,病情发展变化大,从长期稳定缓慢衰退到急剧恶化不等。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作为最常见且最严重的ILD类型,中位生存期仅为3至5年,其他ILD类型虽然生存率稍高,但也面临类似的严重健康挑战。
肺康复(PR)是一种综合治疗干预措施,包括运动训练、教育、行为改变和自我管理策略等,已被证明对ILD患者有效,可显著改善其运动耐力、症状以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且当前国际指南推荐将PR用于ILD患者。然而,PR对ILD患者死亡率或生存期的影响尚不明确。既往有研究表明,6分钟步行距离(6MWD)是IPF的独立生存预测因子,PR后6MWD改善与生存获益相关,但这些研究多为回顾性研究,缺乏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有力证据。因此,本研究旨在利用两项已发表的PR随机对照试验的合并数据,探讨PR对ILD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
本研究合并了两项ILD肺康复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共纳入了182名ILD患者,其中IPF患者87名,收集了患者开始PR到死亡、肺移植或失访的时间数据,并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评估PR对生存的影响。同时,将年龄、性别、FVC、6分钟步行距离、运动中最低氧饱和度以及IPF诊断等因素作为协变量纳入分析。
纳入分析的182名患者中,IPF患者占比44%,患者平均年龄69岁,男性占比60%,FVC预计值百分比为76%,一氧化碳弥散量预计值百分比为48%。研究结果显示,62%的患者死亡,6%接受肺移植,20%仍存活,12%失访。PR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1年(95% CI,4.4-7.9),对照组为4.7年(95% CI,3.4-6.0),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70)。
Kaplan-Meier分析
在5年时,总体生存率为54%,PR组患者中有61%存活,而对照组为47%。但在10年时,两组的生存曲线差距消失,PR组和对照组的生存率分别为30%和34%。进一步分析发现,IPF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非IPF-ILD患者,在5年和10年时分别为41% vs 66%和31% vs 68%,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4年(95% CI,3.1-5.7)和8.0年(95% CI,5.7-10.2)(log rank P<0.001)。
图1.PR组与对照组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
在调整基线变量后,PR组与5年时死亡/肺移植风险降低44%相关(HR,0.56;95% CI,0.36-0.88;P=0.01)。但在10年时,PR对生存无显著影响(HR,0.8;95% CI,0.56-1.18;P=0.30)。此外,运动中最低氧饱和度>85%、FVC>80%预计值、女性、基线6MWD>250m与5年生存率改善相关;在10年时,除上述因素外,非IPFILD诊断、年龄、基线6MWD>250m也与生存率改善相关。
图2. 调整后10年期间两组Cox比例回归生存图
本研究首次利用随机对照试验的严谨数据探讨PR对ILD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显示PR可能在5年时对ILD患者生存产生积极影响,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PR对IPF和非IPFILD患者的生存影响相似,支持在所有ILD亚型中应用PR。此外,较低的运动中氧饱和度下降、较好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与更好的生存相关,提示早期转诊至PR可能有助于最大化生存获益。尽管PR无法改变ILD长期进展的自然病程,但其在改善患者生理功能、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应继续作为ILD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PR与抗纤维化药物联合应用对ILD患者生存的潜在益处。
参考文献:Dowman LM, Vainshelboim B, Holland AE. Impact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n Survival in People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hest. 2025 Jun;167(6):1696-170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