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概述
患者一般信息
患者男,52岁,主诉:血糖升高19年,头晕1月余
现病史:1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约10余斤),伴乏力,无心慌怕热、多汗,无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无头晕、
既往史:患“高血压病”8年,血压最高可达160/99 mmHg,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30mg qd、厄贝沙坦片0.15g qd、
家族史:父健在,患“糖尿病”;母健在,患“肺心病”;2兄体健;1女体健。家族无传染性疾病。
个人史: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特殊生活习惯,无吸烟史,饮酒,每周2-3次,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有毒性物质接触史,无疫区接触史。
患者检查
生命体征、一般状况、心肺腹:体温 36.3℃,心率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70 mmHg。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软、无
专科体检:身高1.82m ,体重85kg,BMI 25.7kg/m2,腰围93cm。
实验室检查:
注: Cr,肌酐;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A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LT,
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
泌尿系彩超:右
心脏彩超:左房增大、室间隔增厚、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四肢
头MRI+MRA:1.左枕叶异常信号,考虑血管畸形(
既往血糖监测结果及低血糖发生情况:
患者平素出差较多,日常生活及胰岛素应用皆不规律,遗漏注射后出现空腹血糖升高,自行增加甘精胰岛素剂量后又出现低血糖,高低血糖交替出现,波动较大。
诊断
1. 2型糖尿病伴①周围血管病变②周围神经病变
2. 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
3. 高脂血症
4. 脑动脉供血不足
诊疗经过
患者特点:中年患者,超重,腹型肥胖;出差及应酬较多,饮食控制差,用药依从性差;空腹C肽水平低限,胰岛素分泌水平不够且存在胰岛素抵抗;患者因用药不规律导致血糖波动大,但并发症较轻,血糖控制目标可严。
患者意愿:减少胰岛素注射次数,简化降糖方案;对血糖控制水平要求较高,并且减少血糖波动,避免出现低血糖;要求用药不伤肝肾功能;经济承受能力尚可。
治疗方案: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6.5%,空腹血糖(FPG)控制目标:6.0 mmol/L。
用药方案:
治疗及随访结果
第一周治疗方案及患者血糖监测情况:
依柯胰岛素200U qw+司美格鲁肽0.25mg qw
第一周问题分析及治疗方案调整:患者血糖波动减小,空腹血糖逐渐趋于正常范围;第二周减掉依柯胰岛素负荷剂量调整至130U qw,维持司美格鲁肽0.25mg qw。
第二周治疗方案及患者血糖监测情况:
依柯胰岛素130U qw +司美格鲁肽0.25mg qw
血糖控制平稳,
随访情况:
诊疗心得
本病例为一例52岁长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既往使用基础胰岛素日制剂依从性差,常遗漏注射后出现空腹血糖升高,自行增加胰岛素剂量后又出现低血糖,加之生活饮食不规律,使血糖波动较大。这种现象在胰岛素日制剂使用过程中较为常见,往往被患者忽略导致血糖控制不佳,亟需引起临床医生及患者的广泛重视。
依柯胰岛素的问世为该临床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依柯胰岛素半衰期长达196小时1,转换为依柯胰岛素周制剂后,注射频次从每周7次减至1次,有效减少患者的治疗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高。同时,依柯胰岛素凭借长效平稳降糖的药代动力学特性1,显著改善了因依从性差引发的血糖波动,充分体现出其在糖尿病长期管理中的临床价值。
综上,依柯胰岛素通过简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临床获益更显著且持久2。此外 依柯胰岛素与持续葡萄糖监测(CGM)系统的联合应用为糖尿病自我管理提供了更精准的监测手段,能有效指导临床决策,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的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达标率,实现更优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本期病例提供者: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付艳芹教授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