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聚首共研ASH新知,助力淋巴瘤诊疗迈向新高度——2024 POST-ASH医学进展讨论之福州站成功召开!
2025-02-19
关键词: 淋巴瘤

2025年2月15日,由北京健康促进会主办的淋巴瘤诊疗能力提升项目之“淋巴瘤新医讯”系列学术会议已于福建省福州市圆满落幕。此次会议汇聚了全国淋巴瘤领域的优秀专家,深度解析了2024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中的淋巴瘤诊疗前沿进展,聚焦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边缘区淋巴瘤(MZL)等领域,探讨了新药应用、治疗策略优化等问题,旨在推动淋巴瘤治疗领域的持续进步,为患者带来福音。医脉通现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主席致辞


会议伊始,在江西省肿瘤医院李午平教授的主持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沈建箴教授在致辞中向与会的各位专家致以热烈问候。会议聚焦于2024年ASH年会中淋巴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有幸邀请到国内知名专家莅临福州进行前沿学术指导,旨在助力提升更多淋巴瘤专家学者的认知和诊疗水平,助力淋巴瘤患者获益最大化。最后衷心感谢各位专家的到来,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1752057484797500.jpg

李午平教授主持


1752057500965272.jpg

沈建箴教授致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娟教授致辞表示,近年来淋巴瘤领域进展迅速,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等药物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中的疗效显著,且近期研究显示,BTKi或能为DLBCL患者带来新希望。此外,新型CD19单抗在CD19高表达淋巴瘤中具有治疗潜力。本次会议将深入探讨上述淋巴瘤领域最新进展,期待此次学术交流可进一步促进淋巴瘤专家学者的认知提升。


1752057525786849.jpg

李娟教授致辞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菲教授在致辞中向各位专家同道送上了新年伊始的祝福,并指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涵盖了DLBCL、CLL等多个方面,集合了淋巴瘤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分享其见解与想法,相信这将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此次深入交流与探讨,与会专家定能收获颇丰,为淋巴瘤的诊治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1752057580515737.jpg

李菲教授致辞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岑洪教授致辞表示在淋巴瘤治疗方面,BTKi已临床应用数年,疗效备受认可。此外CD19单抗亦备受瞩目,在复发/难治性(R/R)淋巴瘤中展现出广阔探索空间。期待通过本次会议加深对淋巴瘤领域新药的认识,并希望新药上市后,积累更多临床经验,与大家分享治疗心得。


1752057611783922.jpg

岑洪教授致辞


会议拾萃

紧跟DLBCL进展,探寻预后不良患者破局之法

在李午平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何鸿鸣教授的主持下,福建省漳州市医院郑瑞玑教授基于2024 ASH年会中的前沿进展,对DLBCL的诊疗进展进行了分享。随着新药和治疗方式可及性增加,DLBCL患者生存率逐步提升,但预后不良患者仍是治疗难点。本次ASH年会公布了针对此类人群的多项重要研究进展。对于老年患者,研究发现在低化疗强度的基础上添加奥布替尼可以进一步提升疗效;同时,R-MINE联合奥布替尼方案在MCD/BN2的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获益。CD20丢失的患者预后较差,切换新的治疗靶点如CD19或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方案选择。研究发现Tafasitamab的使用似乎不影响CD19表达,可成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之前的治疗选择。在DLBCL治疗后的维持治疗方面,奥布替尼的初步探索显示BTKi的维持治疗有利于维持长期获益。此外,靶向ROR-1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E3泛素连接酶、靶向CD3×CD20双抗等药物在一线DLBCL中的大型Ⅲ期研究正在进行中,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改变治疗格局。


1752057665202750.jpg

何鸿鸣教授主持


1752057677734715.jpg

郑瑞玑教授作报告


会议讨论环节由何鸿鸣教授主持,福建省肿瘤医院林剑扬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俊茹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曾雁玲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庄伟煌教授针对DLBCL的治疗进展,特别是老年及高风险患者的优化策略、新药联合化疗或无化疗方案的应用以及维持治疗的探索与挑战等议题展开讨论。此次讨论为DLBCL的精准治疗策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为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开辟了崭新的路径。


1752057708446372.jpg

讨论环节


解读inMIND研究,点亮淋巴瘤治疗新希望

在李午平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郭熙哲教授的主持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郑正津教授带来了题为“2024 ASH Tafasitamab相关数据解读”的报告。Tafasitamab作为一款Fc段增强的人源化CD19单抗,在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展现出显著潜力。与来那度胺联合时,可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效应。inMIND是一项国际多中心的Ⅲ期研究,旨在评估在R/R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中,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R2)三药方案对比R2两药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R2方案,Tafasitamab联合R2方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及缓解持续时间(DoR),且安全性可控。此外,在DLBCL的相关研究中,西班牙及美国的真实世界研究也验证了Tafasitamab的临床获益。国内桥接研究显示,Tafasitamab在DLBCL治疗中总缓解率(ORR)为73.1%,PFS为10.9个月。展望未来,Tafasitamab有望成为DLBCL的二线标准治疗药物之一,同时在R/R FL中也凸显其临床价值。


1752057743325623.jpg

郭熙哲教授主持


1752057756145184.jpg

郑正津教授作报告


会议讨论环节由郭熙哲教授主持,并特邀嘉兴市第一医院李园教授、三明市第一医院胡上高教授围绕Tafasitamab在FL、DLBCL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临床应用前景及存在的实际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专家们强调了CD20表达水平在淋巴瘤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在部分病人对现有治疗方案反应不佳时,考虑加入Tafasitamab药物或是有益的治疗策略。此次讨论不仅为Tafasitamab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洞见,也为临床医生在面对复杂病例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1752057790199245.jpg

讨论环节


剖析CLL/SLL相关研究,探寻优化治疗新路径

在李午平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志勇教授的主持下,福建省立医院林芸教授分享了2024年ASH年会中CLL/SLL的研究进展。CLL/SLL的未来研究方向聚焦于延长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优化治疗选择及探索新机制。CRISTALLO研究显示,免疫化疗对年轻、无高危因素患者仍有效。而ChangE和SEQUOIA研究则表明,BTKi持续治疗相比免疫化疗能显著提升患者PFS。对于其他BTKi不耐受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患者,奥布替尼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以微小残留病(MRD)为指导的有限期方案可为患者带来更高的缓解率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奥布替尼±抗CD20单抗治疗对于经BTKi治疗后MRD仍可检出的CLL/SLL患者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此外,非共价BTKi、可穿透血脑屏障的非共价LYN/BTK双重抑制剂、BTK降解剂等不同机制的新药在R/R CLL/SLL患者中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1752057831656576.jpg

曾志勇教授主持


1752057845925237.jpg

林芸教授作报告


会议讨论环节由曾志勇教授主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骆晓峰教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赖晓兰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周峰平教授聚焦BTKi在CLL/SLL治疗领域的新突破、R/R CLL/SLL患者耐药挑战应对策略、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BTKi持续治疗及BTKi联合方案治疗的考量等展开了广泛且富有成效的讨论。这些新见解为CLL/SLL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并为临床实践中的病例处理开辟了新思路,推动了CLL/SLL治疗策略的持续优化与创新。


1752057877846912.jpg

讨论环节


追踪MZL前沿,以前沿方案拓展治疗新局面

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刘庭波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蕊教授的主持下,江西省肿瘤医院黄燕教授解析了2024年ASH年会中MZL的治疗研究进展。MZL是常见的惰性淋巴瘤,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尽管患者生存期较长,但依旧存在Ki-67高表达、M蛋白等高危预后风险,需提高重视。研究表明BTKi、双抗、ADC药物及BTK降解剂等新药在R/R MZL患者的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奥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R/R MZL,其ORR达100%,完全缓解(CR)率为50%,安全性可控。在初治MZL方面,CSCO指南推荐I/II期MZL患者以局部治疗为主,有症状III/IV期患者进行系统治疗。局部治疗对I/Ⅱ期患者疗效显著。局部治疗联合系统治疗有望提高眼附属器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疗效,奥布替尼联合极低剂量放疗患者CR率达100%。系统性治疗中,奥布替尼联合抗CD20单抗的ORR为100%,CR率为54.5%,且多项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奥布替尼联合治疗MZL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此外,双抗在MZL的治疗中亦展现了短期疗效,但需长期随访验证。


1752057934918331.jpg

刘庭波教授主持


1752057948516717.jpg

苏蕊教授主持


1752057963682681.jpg

黄燕教授作报告


会议讨论环节由苏蕊教授主持,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传明教授、解放军第909医院王玮教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胡飞教授深入探讨了BTKi、双抗、CAR-T细胞治疗等方案在MZL中的治疗进展,分析了在新药时代下进行治疗选择的考量。同时讨论了惰性淋巴瘤与侵袭性淋巴瘤的治疗模式差异,分享了临床工作中使用BTKi等药物的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与见解,也为推动未来临床实践的创新开辟了广阔视野。


1752057987471369.jpg

讨论环节


会议总结


在刘庭波教授的主持下,沈建箴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此次会议聚焦于2024 ASH年会中的研究进展,多位专家就DLBCL、CLL/SLL、MZL、CD19单抗等前沿话题进行了深度的学术探讨,提出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挑战与解决思路。整场会议内容丰富,讨论热烈,通过此次会议,相信各位专家学者对ASH年会中淋巴瘤部分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为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1752058023380450.jpg

沈建箴教授进行会议总结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