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
奥布替尼联合
研究设计: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Ⅱ期研究,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BMeTL方案诱导治疗(奥布替尼 150mg,QD;司莫司汀 75mg/m²,D1;替莫唑胺 100mg/m²,D1-5;来那度胺 15mg,D1-14),21天为一个周期。诱导治疗4个周期后,获得CR和PR的患者序贯MT方案(
研究结果:截至2024年12月1日,共入组27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7岁。所有患者的ORR为81.4%,其中11例(40.74%)CR,11例(40.74%)PR。15例有缓解的患者序贯接受维持治疗,其中10例(66.7%)达到CR,3例(20.0%)达到PR。中位随访11.7个月,中位PFS和OS均未达到。18个月PFS率为88.1%。安全性方面,27例患者中有14例(51.9%)发生3-4级AE。
图1 患者的有效性结果
图2 患者生存曲线
研究结论:BMeTL方案序贯维持治疗对老年/体弱PCNSL和SCNSL患者显示出有前景的疗效和安全性。更多数据将在后续报告。
ORT-M/A治疗方案在中国unfit PCNSL患者中的疗效观察研究[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ORT-M/A化疗方案在中国不适合标准治疗的PCNS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2年4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10例PCNSL患者。患者接受ORT-M/A方案,该方案包括口服奥布替尼(150mg,D1-20)、
结果:患者中位年龄为63岁,60岁及以上6例(60%)。8例(80%)为女性。所有患者均为东部肿瘤合作组(ECOG)2分或以上状态,且所有患者脑脊液(CSF)蛋白水平均升高。在实验室参数方面,5例患者(50%)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病理学上,4例(40%)患者为GCB类型,3例(30%)为非GCB类型,其余3例(30%)为未知亚型。8例(88.9%)患者出现深部颅内侵犯。根据国际结外淋巴瘤研究组(IELSG)风险评分,2例患者(20%)被分类为中度风险,8例患者(80%)为高风险。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中位随访时间为6.8个月(范围1.8~27.1个月)。初诊时10例患者ECOG体能状态(ECOG-PS)评分均≥3分。化疗3个周期后,观察到患者的ECOG-PS评分显著改善,没有任何患者评分恶化。ORR为100%,CR率为50%。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AE是血液学毒性,包括3级和4级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但均在短时间内减轻。
图3 泳道图
研究结论:ORT-M/A治疗方案对中国unfit PCNSL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可管理的安全性,ORR为100%,CR率为50%,该方案为寻求有效且耐受性良好治疗方案的unfit患者提供了可行的治疗选择。
本次报道的两项研究,均证实了奥布替尼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在老年CNSL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优势,为老年患者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方案探索和数据支持。同时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数据正在不断向世界展现着我国的临床研究成果,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药物、更优的治疗永远是临床专家的不懈追求!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