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指南:肺血栓栓塞症,13条诊治意见一览!
2025-07-06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PE)是由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肺血栓栓塞症(PTE)为PE的最常见类型。《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涵盖PTE的定义、流行病学、风险因素、诊断策略和危险分层、基于不同场景的急性期综合救治策略、特殊临床情况处理、长期随访管理及预防等。关于PTE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主要提出以下推荐意见。


PTE的诊断


[ 推荐意见1]


1.对于疑诊急性PTE的患者,推荐基于临床经验或应用临床可能性评估量表(简化版Wells评分、修订版Geneva评分、YEARS策略等)进行可能性评估。(1A)


2.推荐临床可能性评估联合D-二聚体检测作为除外急性PTE的方法。(1A)


3.对临床评估低度可能的患者,如应用高灵敏度方法检测D-二聚体为阴性,可基本除外急性PTE。(1A)


[ 推荐意见2]


1.对于疑诊急性PTE的患者,临床评估低度或中度可能,如果D-二聚体阳性,建议进行CTPA检查明确诊断。对于临床评估高度可能的患者,建议直接行CTPA明确诊断。(2A)


2.对于疑诊PTE的患者,如果因造影剂过敏、严重肾功能不全或其他原因无法进行CTPA检查,建议行V/Q显像。(2B)


3.临床怀疑急性PTE的患者中,推荐常规行CUS检查,如果CUS显示近端DVT,则有助于急性PTE的诊断。(1B)


[ 推荐意见3]


1.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如果疑诊急性PTE,若条件允许,建议尽早完善CTPA检查。(2C)


2.对于病情危重不适合进行CTPA检查的患者,建议行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者床旁下肢静脉加压超声(POCUS)检查辅助诊断,在临床情况稳定后再行影像学确诊检查。(2C)


3.如果超声心动图发现右心负荷增加、和(或)肺动脉或右心腔内血栓证据,或POCUS发现近端DVT,在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性后,建议按照PTE进行治疗。(2C)


[ 推荐意见4]


1.对于妊娠期女性,如疑诊急性PTE,建议检测D-二聚体,D-二聚体阴性可基本除外急性PTE。(2C)


2.在妊娠期,如疑诊急性PTE,建议行下肢CUS检查,一旦确诊DVT,可按照VTE进行抗凝治疗。(2C)


3.如下肢CUS检查阴性,临床仍高度怀疑急性PTE,建议行核素V/Q显像或CTPA检查。(2C)


[ 推荐意见5]

1.对于急性PTE患者,推荐积极识别可逆的危险因素,如手术、创伤、骨折、急性内科疾病等。(2C)


2.不存在可逆危险因素的患者,注意探寻潜在疾病,如恶性肿瘤、抗磷脂综合征、炎性肠病、肾病综合征等。(2C)


3.年龄相对较轻(如年龄<50岁)且无可逆诱发因素的急性PTE患者,建议行易栓症筛查。(2C)


4.家族性VTE,且没有确切可逆诱发因素的急性 PTE 患者,建议进行易栓症筛查。(2C)


5.对于计划停止抗凝治疗的PTE患者,建议再次进行易栓相关风险因素评估。(2B)


[ 推荐意见6]


1.建议对急性PT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以指导治疗。首先根据血流动力学状态区分其危险程度,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定义为高危,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定义为非高危。(2C)


2.对于急性非高危PTE,建议根据是否存在RVD和(或)心脏生物学标志物升高将其区分为中危和低危。(2B)


PTE的治疗


[ 推荐意见7]


急性高危PTE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者(即灾难性PTE),经积极治疗无改善,如有条件,建议尽早启动ECMO治疗。(2C)


[ 推荐意见8]


1.急性高危PTE,如无溶栓禁忌,推荐首选系统性溶栓治疗。(1A)


2.急性中高危PTE,建议先给予抗凝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抗凝治疗无改善或存在临床恶化表现,且无溶栓禁忌,建议给予补救性溶栓治疗。(2B)


[ 推荐意见9]


1.对于存在系统性溶栓禁忌或溶栓治疗失败的急性高危PTE患者,在具备介入专业技术和条件的情况下,可行经皮肺动脉内导管介入治疗。(2C)


2.对于中高危患者,如果初始抗凝治疗失败,即病情未改善或出现血流动力学恶化时,如果存在溶栓禁忌,或者溶栓治疗失败,建议行经皮肺动脉内导管介入治疗。(2B)


[ 推荐意见10]


对于系统性溶栓、经皮肺动脉内导管介入治疗失败,或存在溶栓禁忌的急性高危PTE患者,在具备外科手术条件的情况下,建议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作为补救性治疗。(2B)


[ 推荐意见11]


1.如果临床高度可疑急性PTE,在等待诊断结果过程中,若无抗凝禁忌,建议启动胃肠外抗凝治疗。(2C)


2.一旦确诊急性PTE,若无抗凝禁忌,推荐尽早启动抗凝治疗。(1C)


3.对于确诊急性高危PTE患者,推荐初始抗凝治疗药物首选UFH。(1C)


4.对于确诊的中危及低危急性PTE患者,初始抗凝治疗推荐选用LMWH、磺达肝癸钠、UFH或者负荷量的利伐沙班阿哌沙班。(1B)


5.对于确诊的急性PTE,如果选择华法林长期抗凝,推荐与胃肠外抗凝药物至少重叠5 d,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INR目标值为2.0~3.0,连续2次INR达标后停用胃肠外抗凝。如果选用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在使用初期需给予负荷剂量;如果选择艾多沙班或者达比加群,应先给予胃肠外抗凝药物至少5 d。(1B)


6.对于抗磷脂综合征合并急性PTE患者,推荐初始治疗后桥接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优于DOACs抗凝治疗。(1B)


[ 推荐意见12]

1.所有急性PTE患者,推荐至少接受3个月的抗凝治疗。(1A)


2.对于VTE风险因素持续存在的急性PTE患者,建议在3个月抗凝治疗后,延长抗凝治疗时间。(2B)


3.对于强风险因素相关急性PTE,在3个月抗凝治疗后,如风险因素去除,且无发展成CTEPD风险,建议停用抗凝治疗。(2B)


4.对于弱风险因素相关急性PTE,在3个月抗凝治疗后,即使风险因素去除,如果出血风险较低,建议延长抗凝治疗时间。(2C)


5.对于未发现明确风险因素的PTE(特发性PTE),治疗3个月后,如果仍未发现确切风险因素,同时出血风险较低,建议延长抗凝治疗时间,甚至终生抗凝。(2A)


6.特发性PTE治疗3个月后,如出血风险高,建议根据临床情况,动态评估血栓复发与出血风险,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抗凝治疗。(2B)


7.对于无诱因复发性PTE患者,建议长期抗凝治疗。(2C)


8.在延长抗凝治疗期间,抗凝药物首选DOACs。(2C)


9.在延长抗凝治疗期间,建议应用低强度抗凝方案。(2B)


[ 推荐意见13]


1.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建立PERT。(2C)


2.对疑诊和(或)确诊的急性高危及部分有恶化风险的中高危PTE患者,建议尽早启动PERT。(2C)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防治协作组. 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J]. 中华医学杂志,2025, 网络预发表.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