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教授:慢性头晕的诊断难点与对策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眩晕医学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
2025-07-02

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眩晕医学分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协和医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眩星医学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第六届华夏眩晕医学论坛、吉林省眩晕医学诊治推广会”于2025年5月16-18日在吉林长春市召开。本次大会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北京同仁医院的刘博教授,围绕慢性头晕的诊断难点与对策进行了精彩报告,为临床医生在实践工作中更好地应对慢性头晕问题提供了思路。


慢性头晕/眩晕


➤ 慢性进行性加重,常见于


· 颅内占位性疾病

·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


➤ 慢性稳定性,常见于


· 精神心理性头晕

· 双侧前庭病

· 慢性中毒


➤ 其他


· 全身系统性疾病

· 药物源性


➤ 常见疾病包括


· 未代偿的单侧前庭病

· 慢性双侧前庭病(如老年前庭病

· 小脑疾病

· 后颅窝肿瘤

· 以前庭症状为突出表现的精神或行为异常(如PPPD)等


➤ 常见慢性持续性头晕疾病的临床特征



wps (2).png


老年慢性头晕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眩晕诊疗工作存在诸多难点。从生理病理学角度来看,老年人身体机能减弱,慢性疾病增加,且常多种用药,认知也可能存在混杂,保障力相对较弱。


一项老年眩晕的社区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眩晕患病率为 24.3%,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颈椎病、脑供血不足以及焦虑、失眠、烦躁、生气、情绪紧张等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眩晕在老年人中有较高的患病率,且受多种疾病及心理因素影响。


➤ 老龄人口和老年头晕/眩晕的现状


· 老年头晕/眩晕:泛指>60岁的老年人出现各种前庭症状总称。(采用2009年的前庭疾病国际分类:头晕、眩晕、前庭-视觉症状、姿势性症状)

· 眩晕/头晕和平衡障碍是老年人常见主诉;发生率50%,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 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2021年中国总人口是14.12亿。其中,≥60岁老年人口占18.7%,≥65岁老年人口占13.5%


➤ 基于此现状,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等联合制订了《老年人头晕/眩晕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该共识指出:


· 老年人头晕/眩晕的原因复杂,多属于在正常衰老过程中叠加特定疾病的过程

· 老年人头晕/眩晕的治疗应特别关注多因素共同的作用解结果


老年性前庭病


➤ 老年性前庭病(PVP)属于慢性前庭综合症,与年龄增加相关。其诊断标准必须全部满足以下条件


A. 慢性前庭综合征(持续时间至少 3 个月),并至少满足以下症状中的 2 项:姿势不平衡或不稳感;步态障碍;慢性头晕;反复跌倒。


B. 轻度双侧外周前庭功能减退,并至少存在下列中的 1 项:视频头脉冲试验检查双侧 VOR 增益均在 0.6-0.8 之间;转椅试验中正弦曲线刺激下 VOR 增益在 0.1-0.3 之间(0.1Hz,Vmax=50°/s-60°/s);双温试验减低(每一侧的最大慢相角加速度之和在 6°/s-25°/s 之间)。


C. 年龄≥60 岁。


D. 不能用其他疾病作更好的解释。


➤ 老年性前庭病诊疗难点和对策:


1.老年前庭病复杂,受多系统、多器官功能影响


· 与年龄相关

· 与听力相关

· 常有慢病和多重药物


2.对医师提出更高要求


· 深入研究

· 仔细分析、鉴别诊断

· 明确问题、不断提高

· 在鉴别诊断方面,需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持续性单侧前庭病、双侧前庭病、功能性头晕等多种疾病区分。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临床特点:


1.持续的摇晃或不稳感,通过物理检查难以评价

2.站立后症状加重

3.头部运动或复杂的视觉刺激症状加重

4.在发病前经历过某种疾病或情感打击

5.并发疾病也可能导致症状加重

6.可能合并焦虑或抑郁情绪


➤ PPPD诊疗难点和对策


1.PPPD可以与许多疾病同时发生!鉴别诊断极其重要!

2.充分的病史!注意伴随的偏头痛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的症状

3.注意对突发事件的规范治疗!尽量避免从急性症状过渡到慢性症状!


结语:综合考虑-协同管理


1.鉴别:机能与疾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慢性眩晕,要注意机能的退化和疾病的特点)

2.关注:疾病与患者个性的关系,考虑不同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接受程度

3.康复:适当的运动和训练

4.支持:社会与家庭成员的主动参与


参考文献
2.刘博, 刘鋌, 关静子, 等. 中华耳科杂志.2006.
4.Popkirov S, Staab JP, Stone J. 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 (PPPD): a common, characteristic and treatable cause of chronic dizziness. Pract Neurol. 2018 Feb;18(1):5-1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