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脑损伤新生儿不同程度宫内酸中毒危险因素分析
2025-06-26 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作者:周翠香,石苇,詹岳伟,郭晓辉,深圳市人民医院产科


新生儿脑损伤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脑组织病理性损害,不仅会导致新生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增加家庭及社会的负担,而且还可能导致新生儿死亡[1]。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出生时脐血pH值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是预测其死亡或残疾的重要指标[2-3]。脐血气分析已被国际围产医学界公认为评价胎儿氧合和酸碱状况最可靠的指标,其中脐动脉血气pH值的测定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近远期并发症的诊断和评估中[4-8]。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脐动脉血气pH值足月脑损伤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生不同程度宫内酸中毒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产前及产时优化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深圳市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发生脑损伤的足月新生儿463例,其中病例组为脐动脉血气pH值<7.2者,纳入标准:(1)单胎。(2)胎龄≥37孕周。(3)新生儿出生后脐动脉血气pH值<7.2。(4)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或新生儿出生后3 d内头颅超声、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符合脑室周围白质损伤、颅内出血等改变者[9-10]。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遗传代谢性脑病、低血糖脑病、胆红素脑病、先天性脑发育异常。对照组为脐动脉血气pH值≥7.2者,入组标准:(1)单胎。(2)胎龄≥37孕周。(3)新生儿出生后脐动脉血气pH值≥7.2。本研究已通过深圳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伦理审查编号:LL-ZLJS-2022016]。


1.2    调查内容


1.2.1    脐动脉血气测定    脐带血采集于新生儿出生后第1声啼哭前,在近胎儿端用2把止血钳钳夹约20 cm的脐带,肝素化注射器抽取脐动脉血1mL用床旁机(型号:雅培I-STAT 300G)即刻检查。

1.2.2    病例资料    采用统一格式的调查表,根据孕妇产科病例资料以及新生儿住院期间病例记录,收集相关信息。其中母亲信息包括:分娩时年龄、产次、受孕方式、无痛分娩、电子胎心监护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胎儿及其附属物的异常;新生儿信息包括:胎龄、体重(≥4.0 kg或<2.5 kg者为异常)、性别、分娩方式、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值。

1.2.3    数据质量控制    收集完毕后由统计者对统计表所有数据进行逐项核查,发现填写错误、逻辑错误或漏填者,立即进行补充修改,修改后再次核对。

1.3    相关诊断标准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参照2005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11]。(2)新生儿酸中毒:根据脐动脉血气测定结果,pH<7.2为酸中毒,其中pH<7.0为重度酸中毒,7.0≤pH<7.2为轻度酸中毒[12-15]。 (3)绒毛膜羊膜炎分为临床型绒毛膜羊膜炎[16]和组织型绒毛膜羊膜炎[17]。(4)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羊水量异常等按10版《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16]。(5)电子胎心监护异常:产前异常电子胎心监护或产时Ⅱ类和Ⅲ类电子胎心监护经过宫内复苏无改善者[16,1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清洗和分析,分类变量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对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伴不同程度宫内酸中毒脑损伤组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病例组219例,其中轻度酸中毒者186例,重度酸中毒者33例。对照组244例,两组基本人口学特征及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危险因素为:孕周、分娩方式、分娩时年龄、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电子胎心监护异常,均P<0.05。


2.2    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里有意义的影响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里面,发现分娩方式、电子胎心监护异常、胎盘早剥是病例组的危险因素(P<0.05)。


为进一步探讨足月脑损伤新生儿发生不同程度宫内酸中毒的危险因素,对轻度酸中毒组和重度酸中毒组分别进行二元logisit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及OR值变化。结果发现:分娩方式、电子胎心监护异常、胎盘早剥是轻度酸中毒组的危险因素(P<0.05);而胎盘早剥(OR=20.691)是重度酸中毒组的危险因素,电子胎心监护异常在重度酸中毒组的OR值(3.854)高于轻度酸中毒组(2.503)。见表2。


3 讨论


目前关于伴宫内酸中毒的足月脑损伤新生儿产前和产时危险因素的研究尚且很少,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产科医生优化临床决策。本研究发现,经阴道分娩、电子胎心监护异常、胎盘早剥的足月脑损伤新生儿更容易出现宫内酸中毒。其中胎盘早剥、电子胎心监护异常的足月脑损伤新生儿更容易出现重度酸中毒,临床处理应予以高度重视。


胎盘早剥可直接导致母胎血流动力学改变,Stoke等[19]发现,胎盘早剥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高危因素。Yamada等[20]的报道显示,107例脑瘫儿中有26%是由胎盘早剥所致,其中有相关临床表现而就诊的22例胎盘早剥中,新生儿脐动脉血气pH值平均为6.728±0.164。有报道因胎盘早剥导致脑瘫的校正相对危险度为20.891(95%CI 11.817~36.934),其中胎膜早破、羊膜腔内感染是胎盘早剥导致脑损伤的危险因素[21-22]。在发生胎盘早剥的患者中,从决定手术到胎儿娩出的时间与脐动脉血气pH值及母儿预后相关[23-24]。而法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产妇院外发生胎盘早剥且入院时合并有胎儿心动过缓是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或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25]。本研究发现,胎盘早剥是足月脑损伤新生儿重度酸中毒组的高危因素,校正相对危险度为20.691(95% CI 2.196~194.975)。临床早期发现和处理胎盘早剥对降低母儿危害意义重大,在分娩时进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及早发现胎盘早剥新生儿出生时重度酸中毒情况,准确指导新生儿救治,纠正和降低重度酸中毒对新生儿的进一步损害。


本研究提示,电子胎心监护异常是伴宫内酸中毒足月新生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胎儿严重缺氧或酸中毒时电子胎心监护可表现为基线变异减弱或缺失、复杂性变异减速或持续时长≥5 min、胎心率(FHR)<80次/min、以及减速中变异性降低的延长减速[26]。Barrois等[27]研究发现,电子胎心监护中的变异性降低是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的显著危险因素。当电子胎心监护出现频发晚期减速、延长减速、变异减速的时候,要警惕新生儿酸中毒的发生。本研究未细化电子胎心监护异常的分类与不同程度宫内酸中毒足月脑损伤新生儿之间的关系,有待增加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

除此之外,本研究发现经阴道分娩的足月脑损伤新生儿更容易出现宫内酸中毒,这与Pérez 等[28]的研究结果相同,分析认为与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儿持续承受宫缩压力,缺氧时间延长、无氧糖酵解增强导致乳酸生长增多相关,亦可能与阴道分娩时脐带易牵拉、受压,或与存在胎盘功能减退相关[29]。因此,足月孕妇阴道分娩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产程处理和胎心变化情况,避免宫缩、脐带和产程异常等因素导致的胎儿酸中毒脑损伤的发生。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周翠香:数据分析、撰写文章;石苇:采集数据;詹岳伟:数据分析、质控;郭晓辉:实验设计、文章审定


参考文献 略


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5年5月 第41卷 第5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