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合力,共襄盛举|菁英论坛——糖尿病肾病诊疗新策略领航行动圆满落幕!
2025-06-17

群贤毕至探真知,众智汇流谱新策。2025年6月7日,“菁英论坛——糖尿病肾病诊疗新策略领航行动”会议在石家庄圆满召开。会议紧扣“聚焦新策略,领航诊疗路”的主线,邀集知名专家学者共议糖尿病肾病管理新范式,尤其就新型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nsMRA)非奈利酮的合理应用展开深度研讨,为提升临床决策质量提供新灵感。现撷取会议精要,以飨读者。


盛大开幕,同心致远


会议伊始,河北省人民医院刘冰教授和北京友谊医院刘文虎教授联袂致辞。两位教授对与会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慢性肾脏病(CKD)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其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尤其在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高发的背景下,既往传统诊疗模式面临严峻考验。面对这一现状,这要求临床医生凝聚共识,强化疾病的早期筛查、精准诊断与规范治疗体系建设。尤其在药物治疗领域,应积极探索和应用具有明确心肾获益的创新药物,以最大化患者获益。期待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共绘糖尿病肾病管理新蓝图!


研精阐微,共谱非奈利酮心肾获益新华章


靶向精准,nsMRA心肾获益机制解析


河北省人民医院牛凯教授从早期干预炎症及纤维化的必要性出发,详细阐述了非奈利酮在2型糖尿病(T2D)相关CKD治疗中的优势及心肾获益机制。炎症纤维化贯穿心肾相关疾病发生发展全程,需要强化早期干预。然而,现有治疗药物无法实现直接全面的抗炎抗纤维化作用1,2,临床亟需新的治疗手段。


盐皮质激素受体(MR)广泛分布于心肾多种组织细胞,在调节水盐平衡和炎症纤维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生理作用3-6,其过度活化会导致心肌损伤,加速肾脏炎症纤维化7,8非奈利酮作为新一代nsMRA,可直击疾病本质,通过全面阻断MR过度活化,靶向精准抗炎抗纤维化,为患者带来显著心肾获益(图1)。目前,已有研究证实,非奈利酮可改善人体373种炎症纤维化相关生物标志物水平9,治疗4个月即可显著降低T2D相关CKD患者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10

 

1.png

图1. 非奈利酮靶向精准抗炎抗纤维化,实现心肾获益


T2D相关CKD患者的蛋白尿管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宓教授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对非奈利酮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降低蛋白尿的机制以及治疗疗效进行深入解读。研究表明,非奈利酮主要通过抗炎抗纤维化、保护足细胞、改善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等机制实现降蛋白尿作用9,11-13;而SGLT-2i则是通过抑制近端小管SGLT-2,增加尿钠排泄,并激活管-球反馈引发入球小动脉收缩来发挥作用14,二者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在降低蛋白尿疗效方面,非奈利酮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否合并CKD)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15;SGLT-2i降低蛋白尿的效果在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更优16,17。此外,非奈利酮III期研究纳入人群更广,在中国患者中UACR降幅达33%18,而SGLT-2i尚无大型III期临床研究的中国人群降蛋白尿数据。非奈利酮已证实对T2D相关CKD 1-4期患者具有心肾远期获益(图2)15,尤其为中国患者带来更优肾脏保护18;相比之下,SGLT-2i缺乏中国亚组数据支持19

 

2.png

图2. 非奈利酮对T2D相关CKD 1-4期患者具心肾远期获益


nsMRA在慢性肾病治疗中进展和临床应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立强教授强调,非奈利酮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获随机对照研究(RCT)和真实世界数据(RWD)双重验证,已成为T2D相关CKD一线标准治疗药物。对于非糖尿病相关CKD(ndCKD)患者,全球III期FIND-CKD研究正在探索其治疗潜力20。现有中国真实世界数据显示,非奈利酮在IgA肾病、难治性狼疮肾炎等ndCKD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降蛋白尿效果和耐受性(图3)21-23,提示未来其有望成为广泛CKD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应尽早起始非奈利酮,治疗期间常规监测患者蛋白尿、血钾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确保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3.png

图3. 非奈利酮有效降低多种ndCKD患者蛋白尿,且耐受性良好


回归临床,非奈利酮临床合理应用要点讨论


天津市人民医院孙广东教授详细介绍了非奈利酮的“用法用量”、“优化获益”、“血钾管理”及“肌酐管理”等内容,为其规范应用提供参考。在实际应用中,非奈利酮的起始治疗剂量需综合患者血钾水平与eGFR确定,后续剂量调整则仅依据血清钾浓度。需要强调的是,非奈利酮兼具短期与长期疗效优势,且其治疗获益与剂量、疗程呈正相关,采用20 mg标准剂量进行长期治疗,患者可获得更优临床结局(图4)24,25

 

4.png

图4. 非奈利酮20 mg标准剂量长期治疗,患者获益更佳


CKD患者的血钾水平易受多种因素干扰,临床应积极排查高钾血症诱因。对于高钾血症风险高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必要时提前介入管理,以确保持续用药的心肾保护效益。此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SGLT-2i及非奈利酮在用药初期可能会引起eGFR一过性下降,临床可通过个体化序贯治疗策略,降低早期eGFR下降的叠加效应;对于CKD早期患者,可考虑起始联合治疗,以尽快实现最大限度延缓心肾疾病进展的治疗目标。


观点交锋,启迪非奈利酮临床应用新思维


本次会议设有讨论环节,各位专家围绕“炎症和纤维化早期干预的必要性”、“nsMRA的临床使用时机”、“nsMRA在T2D相关CKD治疗中的地位以及未来适用人群的拓展能力”等话题分享真知灼见。


河北省人民医院董春霞教授指出,T2D相关CKD患者,一旦确诊即伴有极高的心肾损伤风险,需要尽早管理。而炎症纤维化通路在糖尿病乃至其相关并发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早有针对性的阻断炎症纤维化通路,不仅能改善蛋白尿,稳定肾功能,有效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还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高度重视对炎症纤维化的干预,以实现从疾病早期就为患者提供全面保护的目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王军芬教授强调,T2D相关CKD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但病情进展迅速,危害极大。当患者出现蛋白尿(UACR>30 mg/g)时,说明靶器官已受到实质性损伤,此时若不及时干预,疾病可能快速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临床应加强早期筛查,尽早发现潜在病变,进而推动T2D相关CKD治疗关口前移。在治疗方面,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控制血糖、血压,选择具有心肾保护作用的药物,如非奈利酮等,以延缓疾病进展。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杨林教授指出,非奈利酮对于G1-G4期广泛T2D相关CKD患者具有明确的心肾获益,对于UACR>30 mg/g且eGFR≥25 mL/min/1.73m2及血钾≤5.0 mmol/L的患者,应尽早起始治疗,避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此外,非奈利酮不影响现有降压和降糖药物治疗,可在现有治疗方案基础上直接起始,为医患双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治疗剂量方面,对于血钾≤5.0 mmol/L的患者,当eGFR≥60 mL/min/1.73m2时,推荐直接起始20 mg/d标准剂量;当eGFR>25 mL/min/1.73m2且<60 mL/min/1.73m2时,推荐10 mg/d半量起始,并在血钾正常情况下,4周内增加到20 mg。


石家庄市中医院任桐教授强调,我国T2D患者面临高CKD患病率、高ESRD以及高蛋白尿进展风险。特别是在我国人群普遍存在高盐饮食习惯和盐敏感基因型的背景下,临床亟需更直接有效的蛋白尿管理和肾脏保护手段。FIDELITY研究中国亚组分析结果证实,非奈利酮可降低肾脏复合终点风险达43%,显示出比整体人群更优的肾脏获益,同时显著降低UACR,且在治疗期间作用持续。非奈利酮更显著的肾脏获益和降低蛋白尿疗效能更好地满足我国患者特异性的治疗需求,是中国患者的优选方案。


天津市北辰区中医院王冬教授表示,非奈利酮在T2D相关CKD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基于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非奈利酮在指南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受到《中国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管理共识》、《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国指南》、《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2025)》等多项国内外权威指南的一致高级别推荐,逐渐成为T2D相关CKD不可或缺的治疗药物。期望临床能积极将指南推荐转化为临床实践,帮助更多患者实现高质量生存。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建华院区许静教授指出,炎症和纤维化是心肾疾病的关键病理机制之一。非奈利酮作为全球首个新型nsMRA,基于MR作用通路定向研发,大块状独特结构可与MR更稳定的立体结合,作用位点分布广泛,可充分阻断MR过度活化,全面发挥抗炎、抗纤维化作用。这种靶向干预机制直击疾病本质,从根源上阻断疾病恶化进程,为患者带来心肾保护。随着研究的深入,非奈利酮有望成为多种心肾疾病综合治疗的关键药物,为优化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全新思路与方向。


结语


在热烈的讨论中,会议迎来尾声。本次会议以糖尿病肾病诊疗新策略为核心,通过前沿学术分享与激烈思维碰撞,为与会专家优化T2D相关CKD管理提供了新思路。非奈利酮作为靶向炎症纤维化通路的新型治疗药物,其在中国人群中的显著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武器。期待未来通过更多临床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拓展其治疗范围,造福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图片1.jpg

董春霞教授

·河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河北省肾脏病防治学会 副秘书长 

·河北省女医师学会肾脏病与血液净化专委会 常委

·河北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第一届肾脏营养学组 委员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 委员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委会 委员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肾脏病专委会 委员

·石家庄市医学会肾脏病学专委会 委员

 

 6.png

王军芬教授

·主任医师,原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糖尿病一科主任,现任糖尿病六科主任

·世界中联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医药分会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理事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糖尿病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北省基层卫生协会糖尿病与肥胖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北省老年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石家庄市高血压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

·石家庄市罕见病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

 

7.png

杨林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病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从事肾脏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8年,精通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精通肾活检病理诊断,切片质量国内一流,二十多年来已阅肾活检病理切片35000份,出版相关著作4部。发表论文50多篇,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3项。


8.png

任桐教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

·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人,师从全国名中医黄文政教授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 理事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 委员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 委员

·国家自然基金标书同行评阅专家

·香港东华医院肾病中心访问学者

·德国St. Joseph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纵向参与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

·发表国内文章30余篇,SCI收录文章6篇

·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从事肾病科临床及科研工作20余年,研究慢性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及基础研究,长期从事终末期尿毒症腹膜透析相关临床工作,对各种慢性肾脏病及尿毒症相关并发症有丰富诊疗经验。


9.png

王冬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天津市北辰区中医院肾内科、风湿免疫科、血液透析室主任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

·长期从事肾脏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对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尿路感染以及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病、紫癜性肾炎等继发性肾脏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致力于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及其并发症的研究,技术全面、经验丰富。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多项,参与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5项,主持并完成厅局级课题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编写著作5部。


10.png

许静教授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建华院区肾内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原发、继发性肾脏病诊治,应用CRRT技术救治中毒急性肾损伤、急性心衰及危重症患者经验丰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血管通路建立和维护经验丰富。

参考文献
1.Bomback AS, et al. Nat Clin Pract Nephrol. 2007 Sep;3(9):486-92.
2.Ceriello A, et al. Lancet Reg Health Eur. 2023 Jun 12;31:100666.
3.Kolkhof P,et al. Pharmacol Res. 2021 Oct;172:105859.
4.Bauersachs J, et al. Br J Pharmacol. 2021 Oct 13
5.Barrera-Chimal J, et al. Kidney Int. 2019 Aug;96(2)_302-319.
7.Rocha R,et al.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2 Nov;283(5):H1802-10.
8.Blasi ER, et al. Kidney Int. 2003 May;63(5):1791-800.
9.Berger M,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023; 34(11S): 16.
10.S. Gadve, et al. Finerenone significantly reduces FGF-23 levels in diabetic CKD patients with CKD stage 3 with albuminuria more than 300 mg/g: a 6 months prospective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 EASD 2024 LBA20.
11.Hirohama D, et al. Hypertension. 2021 Jul;78(1):82-93.补充数据
12.Dutzmann J, et al. PLoS One. 2017 Sep 19;12(9):e0184888.
13.Yao L, et al. Redox Biol. 2023 Dec;68:102946.
14.Jiang B, et al. Nephrology (Carlton). 2022 Feb;27(2):126-132.
15.Rajiv Agarwal,et al. Eur Heart J. 2022 Feb 10;43(6):474-484.
16.Jongs N,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1 Nov;9(11):755-766.
17.Chertow GM, et al. J Am Heart Assoc. 2023 May 2;12(9):e028739.
18.Finerenon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CKD: A FIDELITY Analysis. Abstract: PUB090
19.Heerspink HJL, et al. N Engl J Med. 2020 Oct 8;383(15):1436-1446.
20.ASN kidney week. 2023. eposter: FR-PO980
21.陈铖, 等. Presented at CCSN 2024. Poster number: PU-0005.
22.胡伟新, 等. Presented at CCSN 2024. Poster number: PU-4882.
23.方明, 等. Presented at CCSN 2024. Poster number: PU-4955.
24.Bakris GL, et al. JAMA 2015;314:884-894.
25.Abstract WCN24-AB-432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gress of Nephrology 2024 (WCN’24); 13–16 April 2024; Buenos Aires, Argentina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2
收藏 分享